时间: 2025-04-26 09:3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30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秋天的色彩冷酷得像刀,一阵阵酸涩的风卷起怒涛。
年轻的客人们在三河并马,粗犷豪放,在皂栎树林中醉酒射雕。
残酒之中我想起荆轲的壮志,燕赵的悲歌至今未曾消逝。
我回忆起昨日寒冷的车声在易水边,今天,我慷慨地再次经过豫让桥。
陈维崧(公元1626年-约1700年),字子云,号秋崖,清代诗人、词人,代表性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豪放而又细腻,常表现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处于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怀念,同时也映射出个人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思考。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的冷酷和内心的激荡,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忠诚义气的赞美。诗的开头描绘了秋色的冷酷,"一派酸风卷怒涛"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对年轻客人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豪放与洒脱,形成了与冷酷秋色的鲜明对比。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过往的怀念。荆轲刺秦的壮丽与燕赵的悲歌,反映了诗人对忠诚与义气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则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表现了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怀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值得品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
诗中“秋色冷并刀”是形容什么?
“残酒忆荆高”中的“荆高”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豫让桥”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