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34:50
山阴道士顷留宫,应接烟云马不前。君说江南亦如此,我虽未到想当然。
山阴的道士刚刚在宫中停留,要迎接烟云,却发现马儿无法前行。你说江南也是这样,我虽然未曾到过,但也能想象。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是提到的道士和自然景象,反映了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结合。道教讲求与自然和谐共生,诗中道士的形象以及对江南的想象,体现了这种思想。
朱翌,字子云,号景山,南宋时期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诗人常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与友人交流感受。作者在此诗中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尽管未曾亲历,但通过友人的描述,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美好。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对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哲理与情感。开篇提到的“山阴道士”不仅是对道教文化的引入,同时也隐喻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的道士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他留宫应接烟云,仿佛在追求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
“马不前”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行动的制约,暗示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力。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对江南的向往,通过他人的描述,虽未亲历却能“想当然”,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与对江南的期盼,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思,令人感同身受。
本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前两句通过道士与自然景象的对比,后两句则是通过想象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意境。
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理解,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山阴”指的是哪个地方?
“马不前”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谁的描述想象江南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