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重令升四咏·竞秀亭》

时间: 2025-05-23 08:34:50

诗句

山阴道士顷留宫,应接烟云马不前。

君说江南亦如此,我虽未到想当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34:50

原文展示:

山阴道士顷留宫,应接烟云马不前。君说江南亦如此,我虽未到想当然。

白话文翻译:

山阴的道士刚刚在宫中停留,要迎接烟云,却发现马儿无法前行。你说江南也是这样,我虽然未曾到过,但也能想象。

注释:

  • 山阴:指的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 道士:道教的僧侣,讲求修道和养生。
  • 烟云:形容自然景象,常用来描绘云雾缭绕的景色。
  • 马不前:意指马匹无法继续前进,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影响。
  • :指代诗中所提到的朋友或对话者。
  • 想当然:表示虽然没有实际体验,却能根据想象推测出情况。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是提到的道士和自然景象,反映了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结合。道教讲求与自然和谐共生,诗中道士的形象以及对江南的想象,体现了这种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字子云,号景山,南宋时期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诗人常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与友人交流感受。作者在此诗中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尽管未曾亲历,但通过友人的描述,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对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哲理与情感。开篇提到的“山阴道士”不仅是对道教文化的引入,同时也隐喻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的道士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他留宫应接烟云,仿佛在追求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

“马不前”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行动的制约,暗示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力。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对江南的向往,通过他人的描述,虽未亲历却能“想当然”,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与对江南的期盼,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思,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阴道士顷留宫: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山阴的宫殿中停留,展现出道教文化的氛围。
  • 应接烟云马不前:道士准备迎接自然的美景,但由于天气的影响,马匹无法前行,暗示自然的不可控。
  • 君说江南亦如此:友人的话引入了江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向往。
  • 我虽未到想当然:尽管未曾到过江南,但诗人通过想象感受到那里的美丽,展现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前两句通过道士与自然景象的对比,后两句则是通过想象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理解,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道士:象征着道教文化与高尚的精神追求。
  • 烟云: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神秘感。
  • :象征着人类的行动与自然的制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阴”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方
    • B. 西南
    • C. 浙江
    • D. 北京
  2. “马不前”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交通不便
    • B. 自然的制约
    • C. 人的懒惰
    • D. 朋友的劝阻
  3. 诗人通过谁的描述想象江南的美景?

    • A. 自己
    • B. 道士
    • C. 君
    • D. 朋友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好》:白居易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这首诗描写了对江南夜景的感慨,与朱翌的诗一样,均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而朱翌则更侧重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朱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其四 即景 如梦令 冬夜 如梦令 如梦令 雪霁小园探梅 如梦令 如梦令 长安贾散人 如梦令 其三 如梦令 如梦令 四月十三黄昏睡起书所见四首 其三 布谷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随时施宜 弋字旁的字 遭乱 来仪 忍俊不禁 卝字旁的字 离衋 手眼通天 啸嗷 锥井 包含瞵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化为乌有 皿字底的字 影只形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