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4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42:26
归路过南溪桥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爱他风物重徘徊,
归路迟迟却快哉。
曲折缘溪非细好,
忽逢断岸却回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留恋与眷恋,尽管归路漫长,却感到愉快。沿着溪水曲折行走,虽然路途看似细微,却在偶然遇到断岸时不得不返回,增添了旅途的趣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思考,他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无限魅力,便写下此诗,表达对归途的留恋与对美好景色的珍视。
杨万里的《归路过南溪桥二首》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通过简单的词句,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爱他风物重徘徊”不仅传达了诗人对自然风物的热爱,也隐含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过往时光的珍视。归路的“迟迟却快哉”展现了诗人在游历归途中,尽管时间拖延,但内心愉快的矛盾感受。接着,诗人提到“曲折缘溪非细好”,沿着溪水行走的路径虽然曲折,却是美好的,表明了诗人对旅途的享受。最后“忽逢断岸却回来”则是一次意外的遭遇,使得归途的体验更加丰富多彩。整首诗在自然与人生哲理之间游走,既有对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归途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旅程中自然风景的热爱,以及在旅途中感受到的生活乐趣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归路”指的是什么?
A. 回家的路
B. 工作的路
C. 上学的路
D. 游玩的路
诗人对南溪的态度是?
A. 厌烦
B. 迷恋
C. 无所谓
D. 嫌弃
“曲折缘溪非细好”中“曲折”表现了什么?
A. 路途的艰难
B. 风景的美好
C. 诗人的心情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归路过南溪桥二首》与王之涣的《登高》都描绘了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王之涣在描写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壮阔的景象,而杨万里则细腻入微,注重情感的流露和自然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