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0: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0:08:35
胆样银瓶玉样梅,此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莫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
这是一支像银瓶一样的梅花,像玉一样的美丽,这枝梅花折下时还未完全开放。为了怜惜那些落花,不让它们空留在山里,特意将它们唤入诗人的案头。
此诗通过梅花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梅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常与诗人气质相联系。诗中的“空山”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思考。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描写表现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心境平和之时。他常常在静谧的环境中创作,诗中梅花的意象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杨万里的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审美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诗的开头以“胆样银瓶玉样梅”来形容梅花,生动地勾勒出梅花的姿态与色泽,透出一种雅致和清新。接着,诗人提到“此枝折得未全开”,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对未尽之美的惋惜,正如人生中的许多美好瞬间,往往稍纵即逝。
“为怜落莫空山里”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花瓣凋落的情感,他不愿意让这些美丽的花瓣孤零零地留在空旷的山中,反而希望它们能够被更好地珍藏和展现。最后一句“唤入诗人几案来”更是将梅花与诗人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诗人希望这些花能够陪伴自己,成为创作灵感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杨万里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思考,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创作灵感的渴求。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高洁与坚韧
C. 繁华
D. 生命
诗人希望将梅花带到哪里?
A. 自然
B. 书桌
C. 花园
D. 山中
诗歌的主题集中在什么上?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历史的思考
D. 对未来的展望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杨万里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