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4:23
百字令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
——厉鹗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心忆汐社沈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流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今夜的秋光,仿佛在桐江边写下当年那种高远的情怀。风和露水都不是人世间的事,我独自坐在船头吹奏竹笛。万籁俱寂,山间传来一星的光芒,仿佛鹤的梦境在继续。遥远的乐声渐渐消去,西边的山岩上渔夫开始入睡。我心中怀念那潮汐社的往事,清狂的情怀已不可见,只有我独自一人。寂静的夜晚,冷萤虫闪烁着三四点光,穿透了前湾的茅屋。树林清幽,烟雾隐藏,山峰高耸,月光勾勒出轮廓,帆影在空中轻轻摇曳。随波逐流,白云依旧卧在深谷中。
厉鹗(约1661—1735),字汲之,号白云,清代诗人,精于诗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
本诗写于清代,正值诗人游览桐江时,受到自然景色的激发,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一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助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百字令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诗作,整体上充满了对自然的热情和对往昔情感的追忆。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船头,吹奏着竹笛,四周是静谧的山水,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宁静。
前半部分通过对秋光和风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诗人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美。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往昔的回忆,细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孤独,令人心生共鸣。最后以“白云还卧深谷”收束,全诗不仅描绘了美景,更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心境,展现了清代诗歌中对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高躅”最有可能指的是:
A. 高山
B. 高远的志向
C. 高贵的品德
答案:B
“万籁生山”中的“万籁”指的是什么?
A. 万物
B. 声音
C. 风景
答案:B
诗中的“白云”是用来象征:
A. 自由
B. 生命
C. 孤独
答案:A
以上是对《百字令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的深入解析,从多个角度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