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4:59
水调歌头·老子颇更事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老子颇更事,打透利名关。
百年扰扰于役,何异入槐安。
梦里偶然得意,醒後才堪发笑,
蚁穴驾车还。
恰佩南柯印,彷佛毂曾丹。
客未散,日初昳,酒犹残。
向来幻境安在,回首总成闲。
莫问浮云起灭,且跨刚风游戏,
露冷玉箫寒。
寄语抱朴子,候我石楼山。
老子经历了很多事情,透彻理解了名利的关卡。
百年来忙碌劳碌,何尝不是像进入槐树下的安逸?
梦中偶然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醒来后才发现可笑,
就像蚂蚁在车中穿行一样。
正好佩戴南柯的印章,仿佛车轮曾经是红色的。
客人还未散去,日头初升,酒还残留。
此前的幻境到底在哪里,回首往事总是显得闲淡。
不要问浮云的升起与消逝,且随风而游玩,
露水寒冷,玉箫也发出凉意。
寄语抱朴子,等我在石楼山相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白云,宋代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老子颇更事》是在一个对人生哲理深思熟虑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名利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虚幻与现实之间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梦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诗人以“老子颇更事”开篇,表明了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接着通过“百年扰扰于役”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与反思。在梦中获得的成功,醒后发现不过是笑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实与幻象的思考。
“恰佩南柯印,彷佛毂曾丹”中的南柯一梦象征着诗人对虚幻的追求与迷失,而“客未散,日初昳,酒犹残”的描写则体现了现实中的无奈与短暂。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感受,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在最后,诗人寄语“抱朴子”,期待在石楼山相见,暗示着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刘克庄的文学才华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虚幻与真实的深刻领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子颇更事”意指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人生的历练
C. 对梦的渴望
答案: B
“南柯一梦”象征了什么?
A. 真实的成功
B. 虚幻的追求
C. 自然的安宁
答案: B
诗人希望在何处与“抱朴子”相见?
A. 槐树下
B. 石楼山
C. 酒馆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