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

时间: 2025-05-11 18:01:56

诗句

刺字几漫冠欲尘,向来浮薄自纷纷。

尔曹胸次多周孔,忍作铜山破贼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8:01:56

原文展示:

刺字几漫冠欲尘,向来浮薄自纷纷。
尔曹胸次多周孔,忍作铜山破贼文。

白话文翻译:

这几笔刺字仿佛要淹没在世俗的尘埃中,
往日的轻浮与薄弱总是纷扰不休。
你们的心胸如同周公孔子一般宽广,
怎能忍心写下这种诋毁正义的文章呢?

注释:

  1. 刺字:指的是对他人的指责或攻击的文字。
  2. 漫冠欲尘:意指刺字像漫天的尘埃一样,弥漫在世俗中。
  3. 浮薄:指轻浮和薄弱,形容人心不实。
  4. 尔曹:你们,指代他人。
  5. 胸次:心胸,指心怀的思想和情感。
  6. 周孔:指周公和孔子,古代圣贤,象征着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
  7. 铜山破贼文:比喻为暴露阴险之人的文章,铜山在古代被认为是贼匪出没之地。

典故解析:

周公:周朝的政治家和圣贤,以德治国,深受后世尊崇。孔子:儒家创始人,强调仁义和道德。两者都象征着崇高的品德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纷乱与政治的黑暗,充满了对正义的追求与对时政的批判。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政治风气日趋混乱的时期,诗人以此作品表达对当时世风日下、轻薄风气的愤懑,以及对正义的呼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开篇提到“刺字”,引出对言辞的敏感,暗示当时流行的贬责和攻击文化。诗中提到的“浮薄”则指向人们心态的轻浮与缺乏深度,造成了社会风气的衰败。

接着,诗人转向对“尔曹”的指责,表明对他人心胸的失望,认为他们在面对真理时表现出的狭隘与卑劣。在最后一句中,诗人以“忍作铜山破贼文”作为结尾,进一步强调了对伪善者的不满,指责他们竟然会写出伤害正义与道德的文字。

整首诗以尖锐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阴暗面,表现了诗人对真理与正义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刺字几漫冠欲尘:描绘了文字的攻击性和对人心的影响,强调流言蜚语的泛滥。
  2. 向来浮薄自纷纷:回顾过去,表达对轻浮态度的无奈与失望。
  3. 尔曹胸次多周孔:质疑对方的品德与胸怀,设问以激起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4. 忍作铜山破贼文:批评对方的道德沦丧,指责其文章充满诋毁与阴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刺字比作尘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流言的泛滥。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本诗集中表现了对时政黑暗的愤怒与对真理的追求,激励人们反思自身的道德和责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刺字:象征攻击、指责。
  2. 铜山:象征恶贼与阴暗的政治环境。
  3. 周孔:象征伟大的道德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刺字”指的是:

    • A. 美好的词句
    • B. 对他人的指责
    • C. 描绘自然的文字
    • D. 诗人的自白
  2. “尔曹胸次多周孔”中的“周孔”指的是:

    • A. 一位诗人
    • B. 古代的圣贤
    • C. 一个城市
    • D. 一种哲学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韩元吉的这首诗更显直接与尖锐,杜甫则更注重抒情与叙述。二者都反映了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何安节抚机 春日至土桥过任处士庄 其一 春日至土桥过任处士庄 其二 送卧云南旋 题长安酒肆壁三绝句 赠吕洞宾 逢故人夜饮话旧 山中留别 寄友 秋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横行不法 刻骨崩心 黽字旁的字 远走高飞 独生子 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通财之谊 齲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噪聒 包含比的成语 田基 了然无闻 笃顾 牛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诸事 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