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9:0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9:03:59
风吹原上苗,青青入无边。
发生赖阳和,秀润滋澄涟。
游车走道旁,忽之如浮烟。
那知丁黄愁,枵腹望果然。
农功日夜急,地产东南偏。
飞霜皓盈畴,丰穗垂连颠。
盘盂荐新尝,琼糜失辉鲜。
物生为世用,岂较成后先。
群芳红打围,从渠争春妍。
风儿吹过原野,嫩苗青青无限延展。
生长靠的是阳光温暖,秀美的润泽滋养着清澈的涟漪。
闲游的车子在路旁,忽然之间如浮烟般消散。
谁能知道那丁黄的愁苦,腹中空空只盼望果实的到来。
农活日夜忙碌,田地在东南一侧。
飞霜如白霜覆盖田畴,丰盈的穗子低垂在顶端。
用盘盂盛上新尝的美食,琼浆玉液失去了光辉鲜亮。
万物生来是为世用,岂会计较成败的先后。
百花争艳环绕着,个个争相展现春天的美丽。
诗中提及的“飞霜”、“丰穗”等意象,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反映了农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感受。这些意象能够追溯到传统农业文化中对季节变化与收成的关注。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字子翚,号云峰,生活在北宋时期,文学修养深厚,擅长诗词与散文,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农民生活,展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生产的重要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田野景象与农人心情,反映了对农事的重视与对自然环境的感慨。
《必源以古风见投词意甚远因为赋风吹原上苗勉》是一首充满生机的田园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季原野上的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开篇的“风吹原上苗,青青入无边”,以自然景色引入,展现了生命的蓬勃与无限可能。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温暖阳光和滋润雨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对植物生长的恩赐,显现出自然之美与生命的依存关系。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引入了农人的愁苦与忙碌的生活,“那知丁黄愁,枵腹望果然”中透露出农人对丰收的渴望与对生活的艰辛感悟。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反映了农人心中的忧虑,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无奈。结尾部分“物生为世用,岂较成后先”则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万物皆有其用,不必斤斤计较于成败,展现了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运用简单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幅春天的田园图景,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生活的现实,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农人生活,表达了对生命与丰收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和谐共生的哲理。
诗词测试:
该诗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城市生活
B. 农田春景
C. 山川风光
D. 海洋波涛
诗中提到的“丁黄愁”指代的是什么?
A. 食物的丰盛
B. 农作物的成熟
C. 农人的忧虑
D. 自然的美丽
诗的结尾强调了什么?
A. 物生为世用
B. 生活的艰辛
C. 追求财富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诗人同样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与刘子翚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陶渊明的意象中更多的是对理想生活的追寻,而刘子翚则更关注于现实生活中的劳作与忧虑,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