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4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42:41
原文展示: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蒙。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缨冠葳蕤跨彩翼。子晋凤笙惊盲聋。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佩声促诏朝帝召,清净为正裨舜聪。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应许下灶为陪从。
白话文翻译:
我家在天台山的玉霄峰,旁边是云海,空旷无边。水光与天相连,山影相接,山间的楼阁在雾中隐约可见。仙人骑着鲸鱼穿越碧空,虚幻的声音随风飘荡。戴着华丽的帽子,跨着彩色的翅膀。子晋的凤笙声震惊了盲聋之人。半夜雷电震动山谷,一坛松桧知道仙人的存在。离开后在朝市中游荡,只觉得尘土填满了心胸。猿猴惊恐,鹤鸟怨恨,愧对日夜,竹露和萝月徒然葱茏。你的茅庵在三茅山,春末时凡圣同住。一同创造胜境,瞻仰真迹,兄弟们乘云驾驭飞龙。为了时代留下祥瑞,从容不迫,只见到仙马头顶有红光。凝神坐啸,隐于万松之中,牙齿洁白如玉,面容依旧年轻。佩声催促诏书,朝见皇帝,清净正直辅佐舜的聪明。坐在少广山追寻崆峒,万物无病无灾,长寿之地。轻盈的鹤归茅岫东,一篙秋水静谧,磨着青铜。将来我也会披着蒙茸,穿着草鞋,瘦弱的藤条,饥饿不足,应许在下灶为陪从。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子建,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送别凝神张先生返回茅山时所作,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在送别凝神张先生返回茅山时所作。诗中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世俗的厌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世俗的厌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憧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云海空复空”、“水光际天接山影”等,描绘了仙境的壮丽和神秘。同时,通过对世俗的厌倦,如“尘土填心胸”、“猿惊鹤怨”等,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
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蒙。
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
缨冠葳蕤跨彩翼。
子晋凤笙惊盲聋。
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
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
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
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
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
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
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
佩声促诏朝帝召,清净为正裨舜聪。
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
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
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应许下灶为陪从。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憧憬。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世俗的厌倦,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我家天台玉霄峰”中的“天台”指的是什么? A. 天台山 B. 天台县 C. 天台寺 D. 天台峰
诗中“仙人骑鲸度空碧”中的“骑鲸”比喻什么? A. 仙人飞升 B. 仙人骑马 C. 仙人骑龙 D. 仙人骑鹤
诗中“尘土填心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喜爱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对世俗的无所谓 D. 对世俗的好奇
诗中“凝神坐啸隐万松”中的“凝神坐啸”形容什么? A. 仙人静坐修炼 B. 仙人坐啸山林 C. 仙人坐啸城市 D. 仙人坐啸海边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