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3: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3:25:22
烈日秋来晒杀人,
青天半点更无云。
忽传天上真珠落,
未到半空成水银。
在烈日下,秋天的阳光晒得人几乎要窒息,
天空中连一丝云彩都没有。
突然听说天上有珍珠落下,
可等它还没落到地面,就变成了水银。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干旱和渴望雨水的反映,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奈和渴求。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物和民生疾苦。
这首诗作于干旱的秋季,诗人感受到炎热的天气与缺乏雨水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雨水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秋日的炎热和对雨水的渴望。诗的开头两句“烈日秋来晒杀人,青天半点更无云”,刻画了一个酷热的场景,表现出干旱的压迫感和无情的阳光。接下来的“忽传天上真珠落”,突然转折引入了期待的雨水,给人一丝希望。然而,结尾的“未到半空成水银”又让这份希望瞬间破灭,雨水未能滋润大地,反而像水银一样迅速流失,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在节奏上紧凑而富有变化,情感上从压抑到期待再到失望,体现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的意象丰富,阳光、云彩、珍珠和水银都富有象征意义,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精练的表达,成功地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无奈。
整首诗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无奈与期待,表达了对干旱气候的深切感受以及渴求雨水的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诗中“烈日”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秋天的强烈阳光
C. 夏天的阳光
D. 冬天的阳光
“真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食物
B. 雨滴
C. 明珠
D. 星星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快
B. 失落与无奈
C. 安静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