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前汉门。刘圣公》

时间: 2025-05-09 12:26:52

诗句

不纳良谋刘縯言,胡为衔璧向崇宣。

伤哉乱帝途穷处,何必当时谮福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2:26:52

原文展示:

不纳良谋刘縯言,胡为衔璧向崇宣。伤哉乱帝途穷处,何必当时谮福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哀叹。诗中提到刘縯的良策没有被采纳,令人疑惑的是为何要向崇宣表明自己的心意。感伤啊,在乱世之中,帝王的道路走到了尽头,为什么当初要谗言陷害福先呢?

注释:

  • 不纳:不采纳、不接受。
  • 良谋:好的计策、良好的建议。
  • 刘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主张削权。
  • 衔璧:衔着美玉,象征着求贤若渴。
  • 崇宣:指的是一种高尚宣扬的行为。
  • 伤哉:感叹、可惜、遗憾。
  • 乱帝:指的是动荡不安的帝王。
  • :诬陷、陷害。
  • 福先:可能指的是一个被冤屈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以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而闻名。其作品常常充满了历史感和对时局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的时期。周昙以刘縯的遭遇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同情和对政治纷争的无奈。

诗歌鉴赏:

《前汉门》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感的诗,诗人通过提及刘縯的良策未被采纳,反映出当时政治的混乱和对人才的忽视。开篇以“不纳良谋”引入,直接点明了主题,揭示了当时统治者对有识之士的漠视。诗中的“衔璧”意象,传达出对人才的渴求和对政治清明的期待,令人感叹。

接着,作者转向对乱世的悲叹,使用“伤哉”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展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最后一句“何必当时谮福先”,则是对历史上谗言的反思,暗示着在权力斗争中,许多正直之士遭到冤屈,令人痛心。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悼念,也有对当下政治的无奈,展现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纳良谋刘縯言:开篇即提及刘縯的良策未被采纳,暗示统治者的短视。
  2. 胡为衔璧向崇宣: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政治上的无奈。
  3. 伤哉乱帝途穷处:感叹乱世的悲剧,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哀伤。
  4. 何必当时谮福先:质疑当时的谗言,反映出权力斗争的残酷。

修辞手法

  • 对比:刘縯的良谋与权臣的谗言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政治的黑暗。
  • 感叹:多次使用感叹词,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政治现状的反思,表达了对人才的珍惜和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同情。

意象分析:

  • 刘縯:象征着智慧和理想,却被历史所遗忘。
  • 衔璧:象征着求贤若渴,反映出对人才的渴望。
  • 乱帝:象征着动荡的政治局势,令人痛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縯”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 A. 春秋时期
    • B. 西汉时期
    • C. 唐代
  2. “伤哉”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愤怒
    • C. 哀伤

答案

  1. B. 西汉时期
  2. C. 哀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周昙《前汉门》与杜甫《春望》均反映了对国家动乱的感慨,但周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追忆,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的忧虑。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汉唐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东鲁二稚子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以诗谢云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赠钱征君少阳 拟古 感兴六首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效古其二 奔亡道中其四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风情月意 绝处逢生 圆首方足 上溢下漏 舞开头的成语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隹字旁的字 焌壶 包含岩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神领意得 包含篇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丹葩 土生土养 义心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