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8: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8:00:57
缘何天也不能公,月也出天东。无处诉深衷,者日夜,无终有终。向谁家去,向谁行宿,此际与谁同。持泪问东风,是谁把,榴花想红。
为何天空也不能为我公正,明月又从东方升起。无处可以倾诉我内心的情感,日日夜夜,似乎有始有终。想去谁家,向谁借宿,此时此刻又与谁为伴。泪水在脸颊流淌,问东风,是谁让石榴花想要绽放红色。
魏新河,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感情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命题的思考。
这首《太常引》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与情感的困惑时,所产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中对孤独与情感的描绘,折射出当代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太常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以“缘何天也不能公”引出主题,昭示了对命运的不满与对公平的渴望。明月从东方升起,而诗人却无处倾诉内心的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孤独感。
紧接着,诗人用“向谁家去,向谁行宿”表现了生活的无可奈何,流浪的心境与对归属的渴望交织在一起。此时此刻,诗人不仅在问自己,也在问外界,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呼唤。
最后,问东风的意象使得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泪水与东风的互动,不仅是对自然的诉说,也是对生命的反思。诗人通过榴花想红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尽管现实中有太多的无奈。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渴望的主题展开,表现了对命运的不满与对爱情的向往,深刻反映了人在生活中的无奈与无助。
“天也不能公”中的“天”指代什么?
诗中“无处诉深衷”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魏新河的《太常引》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对自然与友情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偏向孤独与渴望,后者则更强调人际关系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