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0:40
寄徐济进士
作者: 罗隐
往年疏懒共江湖,
月满花香记得无。
霜压楚莲秋后折,
雨催蛮酒夜深酤。
红尘偶别迷前事,
丹桂相倾愧后徒。
出得函关抽得手,
从来不及阮元瑜。
全诗翻译:
往年我们懒散地游荡在江湖之间,你还记得那时的月亮和花香吗?霜降后,楚地的莲花被压弯了,秋天时便折断了。雨水催促着蛮酒,在夜深时酿造。红尘中偶尔分离,让我迷失在往日的事情里,丹桂的香气让我愧疚于过往的虚度。走出函关,抽出手来,从来没有像阮元瑜那样优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罗隐,字贯之,晚唐时期的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及咏怀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罗隐的晚年,表达了他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之情。
罗隐的《寄徐济进士》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怀旧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往年生活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开篇“往年疏懒共江湖”,便映射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月满花香记得无”的提问,仿佛带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些许惆怅。
诗的中段通过“霜压楚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事的交融,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霜与雨的意象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对人生苦涩的隐喻。最后的“出得函关抽得手,从来不及阮元瑜”则是自我反思的高潮,阮元瑜作为才华横溢之人,激发了作者对自身成就的自省与愧疚,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个人成就的反思,透出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霜压楚莲”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人生的艰难
C. 自然的美丽
D. 友情的珍贵
“从来不及阮元瑜”中阮元瑜指代的是:
A. 一位友人
B. 一位诗人
C. 一位伟大的才子
D. 一位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寄徐济进士》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关注对家国的忧虑和身世的感慨。两者皆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深邃,展现出唐代诗人的多元情感世界。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