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0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02:54
东邻有女似花枝,
十五盈盈学画眉。
一朝嫁作贵人妇,
未许寻常侧目窥。
西家女比花枝好,
二十无媒成潦倒。
时时对镜起长叹,
只恐朱颜容易老。
吁嗟乎!春发桃枝秋桂枝,
迟早由来各有时。
邻居家有位姑娘,宛如花枝一般,
她十五岁时,眉妆盈盈,正学着画眉。
一旦嫁为贵人之妻,
却不允许别人用异样的目光来窥视。
而西家那个女孩却更胜一筹,
二十岁仍无人问津,落得潦倒。
她常常对着镜子长叹,
惧怕自己的美貌会迅速老去。
唉!春天的桃枝和秋天的桂枝,
终究各有自己的时节。
萨哈岱,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社会风俗和女性命运,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
《有女》创作于清代,该时期社会对女性的地位和角色有着严格的规范。诗中描绘了两位女子的命运,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婚姻和女性美貌的不同期待与压力。
《有女》通过描绘两位女子的命运,生动地展现了清代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标准。诗中第一位姑娘在十五岁时如花似玉,期待嫁入豪门,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美的推崇与期待。然而,嫁为贵人后,她被要求保持高贵的形象,不能被旁人以异样的目光打量,显现出一种束缚与压迫。第二位姑娘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她的美貌似乎未能为她带来好命,反而在二十岁时无人问津,令人唏嘘不已。诗中反复提到的“对镜长叹”,则揭示出女性对美丽易逝的无奈与恐惧。最后的“春发桃枝秋桂枝”,则引发对生命时序的思考,强调了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其时节,人生各有得失,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女性美与命运的关系,反映出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标准与无奈,唤起读者对女性处境的反思与关注。
意象词汇:
诗中“东邻有女似花枝”中“花枝”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美丽的女子
C. 画眉的工具
D. 婚姻
诗中提到的“二十无媒”是指:
A. 二十岁时嫁人
B. 二十岁时无人问津
C. 有许多追求者
D. 找到了真爱
“春发桃枝秋桂枝”主要表达了:
A. 美丽的不同季节
B. 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C. 对季节的喜爱
D. 对花卉的赞美
答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萨哈岱的《有女》更关注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期望,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个体内心的情感与失落。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