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月乐游诗》

时间: 2025-04-26 00:13:40

诗句

十月严阴盛,霜气下玉台。

罗衣羞自解,绮帐待君开。

银箭更筹缓,金炉香气来。

愁仍夜未几,已使炭成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3:40

原文展示:

十月严阴盛,霜气下玉台。 罗衣羞自解,绮帐待君开。 银箭更筹缓,金炉香气来。 愁仍夜未几,已使炭成灰。

白话文翻译:

十月的阴气正盛,霜气降临玉台。 华丽的衣裳羞涩地自行解开,绮丽的帐幕等待着君王开启。 银箭指示的时间缓缓流逝,金炉中香气四溢。 忧愁在夜未深时便已袭来,炭火已成灰烬。

注释:

  • 严阴:指阴气极盛。
  • 玉台:指华美的台榭。
  • 罗衣:华丽的衣裳。
  • 绮帐:华丽的帐幕。
  • 银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指针。
  • 更筹: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更约两小时。
  • 金炉:香炉。
  • 炭成灰:炭火燃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震,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十月深秋的景象,通过宫廷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宫廷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十月深秋为背景,通过宫廷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宫廷生活的深刻体验。诗中“罗衣羞自解,绮帐待君开”描绘了宫廷女子的期待与羞涩,而“银箭更筹缓,金炉香气来”则通过时间的缓缓流逝和香气的弥漫,营造出一种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悠闲。最后两句“愁仍夜未几,已使炭成灰”则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愁,炭火成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月严阴盛,霜气下玉台。”:描绘了十月深秋的阴冷天气,霜气降临华美的台榭,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2. “罗衣羞自解,绮帐待君开。”:通过宫廷女子的衣裳和帐幕,表达了她们的期待与羞涩,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
  3. “银箭更筹缓,金炉香气来。”:通过时间的缓缓流逝和香气的弥漫,营造出一种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悠闲。
  4. “愁仍夜未几,已使炭成灰。”: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愁,炭火成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罗衣羞自解”中的“羞自解”,赋予衣裳以人的情感。
  • 比喻:如“银箭更筹缓”中的“银箭”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银箭更筹缓,金炉香气来”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宫廷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宫廷生活的深刻体验,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典型风格。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严阴、霜气、玉台、罗衣、绮帐、银箭、金炉、炭成灰。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悠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罗衣羞自解”中的“羞自解”是什么意思? A. 衣裳自动解开 B. 衣裳羞涩地自动解开 C. 衣裳被解开

  2. 诗中“银箭更筹缓”中的“银箭”比喻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箭矢 C. 银色的箭

  3. 诗中“愁仍夜未几,已使炭成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喜悦 C. 平静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长信怨》:同样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清平调》:与郭震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郭震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郭震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孝庙挽词 过卢沟桥 何舍人馆中对雪 途中 和汪有之园亭之作 山堂晚晴观楫儿作字 秋怀(四首) 五七哭桴 夜坐念东征将士 咏贞妇彭城刘氏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而字旁的字 包含厅的词语有哪些 淘货 终天之戚 肉眼惠眉 丶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镌脾琢肾 臣字旁的字 歪心邪意 朔食 如赴汤火 臭开头的成语 委细 绝伦 纸包不住火 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