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李仲明》

时间: 2025-07-27 11:18:03

诗句

夜床风雨忆相过,节物惊人奈老何。

只有孤鸿知我意,每因明月为君歌。

千山梦去无由到,一字书来已觉多。

余耳向来真义合,不知底处便容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18:03

原文展示:

寄李仲明
夜床风雨忆相过,
节物惊人奈老何。
只有孤鸿知我意,
每因明月为君歌。
千山梦去无由到,
一字书来已觉多。
余耳向来真义合,
不知底处便容戈。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的床上,风雨交加,我回忆起与你相聚的时光。时节的变迁令我感到惊讶,又能如何呢?只有那孤独的鸿雁理解我的心意,每当明月升起时,我便为你歌唱。千山万水的梦境让我无从抵达,而书信上的一个字已经让我觉得太多。我的耳朵向来与真理相契合,却不知在这深处是否要忍受武器的威胁。


注释:

  • 夜床:夜晚的床,象征孤独与思念。
  • 风雨忆相过:在风雨之中,回忆起曾经的相聚。
  • 节物:节令与物候,指自然界的变化。
  • 孤鸿:孤独的鸿雁,象征孤独与情感的寄托。
  • 每因明月为君歌:每当明月升起时,我都会为你歌唱,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 千山梦去无由到:梦境中的千山万水,使我无从到达。
  • 一字书来已觉多:一封信中的一个字已让我觉得过多,表达内心的负担。
  • 余耳向来真义合:我一直以来的耳朵与真理相合。
  • 不知底处便容戈:不知道在深处会不会遭遇冲突或争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李流谦的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他的诗风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李仲明分别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描绘的夜晚风雨,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寄李仲明》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诗的开头,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回忆与李仲明的相聚,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通过“孤鸿”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朋友的理解。孤鸿在古诗中常被用作思乡或思友的象征,诗人巧妙地用它来传递自己无处诉说的情感。

“千山梦去无由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梦境的遥不可及,显示了他对友谊的渴望和内心的焦虑。诗人在“明月”为友人歌唱的意象中,渗透着对友人的祝福与深情,同时也暗示了对往昔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变化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营造了一个忧伤而美丽的意境,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李流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实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床风雨忆相过: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回忆起与李仲明的相聚。
  2. 节物惊人奈老何:自然界的变化令人惊叹,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无可奈何。
  3. 只有孤鸿知我意:只有孤独的鸿雁能够理解我的情感。
  4. 每因明月为君歌:每当明月升起,我都会为你歌唱,表达对你的思念。
  5. 千山梦去无由到:梦境中的千山万水让我无从抵达,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
  6. 一字书来已觉多:一封信中的字数已经让我感到负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
  7. 余耳向来真义合:我一直以来与真理相契合,强调对真理的追求。
  8. 不知底处便容戈:不知道在深处是否会遭遇冲突,暗示对未来的不确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鸿”象征孤独与思念。
  • 拟人:将明月与情感相联系,使自然与人心相共鸣。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体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诗人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床:象征孤独的思考与回忆。
  • 风雨:象征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激荡。
  • 孤鸿:象征孤独与对友谊的寄托。
  • 明月:象征思念与祝福。
  • 千山:象征遥不可及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鸿”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喜悦
    • C. 友情
    • D. 旅行
  2. “节物惊人奈老何”中的“节物”指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朋友
    • C. 生活琐事
    • D. 时间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命的无常
    • B. 对友谊的思念
    • C. 自然的美丽
    • D. 战争的悲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夜泊牛津》(王之涣):描绘夜晚景象与思绪。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寄李仲明》都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怀念,而《寄李仲明》则更多地关注于友情。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以及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流谦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释奠诗应令八章 姬人怨服散篇 闺怨篇 其二 赋得三五明月满 赋得汎汎水中凫诗 并州羊肠坂诗 别袁昌州诗二首 其二 别袁昌州诗二首 其一 南还寻草市宅诗 卞山楚庙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赠药 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景趣 民黎 包含伪的成语 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实为虚 迎来送往 千依百顺 里通外国 寸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厌旧喜新 耂字旁的字 托孤寄命 酉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支策据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