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5:56
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
无方可捄药,相值久无憀。
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你胸中寒冷而沉闷,而我却因热情而摇动。没有办法为你治病,长期相处却没有忧愁。想要寻找秦国和越国的人,但你的灵魂已去,无法召唤。只要看看自己,不如芭蕉真实。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以其政治改革和诗文成就而闻名,倡导新法,提倡以民为本。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他在政治改革和个人生活中的困惑与挑战。诗中体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生命真实状态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开头两句通过“寒而痞”与“热以摇”的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心状态,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无奈。接着,诗人感叹无法为友人提供药物,表达出一种深切的无力感。在探索寻求的过程中,提到“秦越人”,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引用,也象征着对理想和希望的追寻。然而,随着“魂逝莫能招”的出现,诗人意识到这种追寻已然无果,友人的灵魂已然逝去,无法再唤回。最后,通过“观此身,不实如芭蕉”的比喻,诗人以芭蕉的真实状态来反思自己的存在,暗示人生的虚幻与无常。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兼具哲理性与抒情性。
这首诗探讨了友谊的深刻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关怀的心情和对生命真实状态的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秦越人”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理想与希望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b
诗人对自身存在的比喻是什么?
a) 寒而痞
b) 不实如芭蕉
c) 齿热以摇
答案:b
诗人对朋友的情感是:
a) 无所谓
b) 深切的关心
c) 轻蔑
答案:b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均涉及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的风格更为沉郁,关注现实与内心的深刻反思,而李白的作品则往往表现出豪放与洒脱,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