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宫词一百首》

时间: 2025-05-06 09:46:34

诗句

并汾箪食望亲征,儒馆诗歌继有声。

黄繖登台城夜启,参旗不殿泰阶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9:46:34

原文展示

并汾箪食望亲征,儒馆诗歌继有声。黄繖登台城夜启,参旗不殿泰阶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汾水边吃着简单的食物,期盼亲人出征的情景。儒家书院的诗歌声响不断,黄伞在夜晚的城头升起,参军的旗帜在平坦的台阶上迎风招展。

注释

  • :汾河,位于中国山西省,是一条重要的河流。
  • 箪食:用箪(盛饭的器具)盛的食物,指的是简单的饭菜。
  • 亲征:亲人出征,指的是亲属参加战争或征伐。
  • 儒馆:儒家书院,指学习和传播儒家文化的地方。
  • 黄繖:黄伞,象征高贵或特殊身份的人使用的伞。
  • 参旗:指军旗或标志,象征军队的出征。

典故解析

  • “汾箪食”:汾水流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诗中提到的“箪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家庭和亲人的思念。
  • “儒馆诗歌”:儒家文化在宋代盛行,书院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地,诗歌在此不断涌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进行创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士人经历动荡的时代,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责任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和文化的关注。开头以“并汾箪食”引入,给人一种朴素的生活场景,这不仅是对家庭温暖的描绘,也是对士人身份的自省。接着“儒馆诗歌继有声”,则转向对文化的赞美,显示出诗人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最后两句以黄伞和参旗的意象结束,既表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也隐含了一种对未来的希冀与期盼。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沉稳而又细腻,展示了作者在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对文化和国家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并汾箪食望亲征:在汾水边,吃着简单的食物,心中期盼着亲人出征的信息。
  • 儒馆诗歌继有声:儒家书院中的诗歌声不断,象征文化的繁荣。
  • 黄繖登台城夜启:夜晚,黄伞在城头升起,象征着贵人或重要的人物的到来。
  • 参旗不殿泰阶平:军旗迎风招展,象征着士人的责任与担当。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的“汾箪食”和“儒馆诗歌”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黄伞和参旗都是强烈的象征,前者代表尊贵与希望,后者象征军队的力量与责任。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围绕对家庭、文化、国家的思考与感怀,反映了作者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汾水:象征着故乡与思念。
  • 箪食:代表简单生活与家庭的温暖。
  • 黄伞:象征着尊贵、高尚的身份。
  • 参旗:象征着责任、力量与团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汾箪食”意指: A. 丰盛的宴席
    B. 简单的饭食
    C. 亲人的思念

  2. 诗中“儒馆”指的是: A. 军事学校
    B. 学习儒家文化的地方
    C. 书法馆

  3. “黄繖”在诗中象征: A. 平凡
    B. 尊贵
    C. 轻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岳珂的作品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岳珂更注重文化与责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情感的抒发和个人情怀的展现。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岳珂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河 燕台怀古,用美成金陵怀古韵 西河 西河 西氿落晖 西河 中秋前二日红友有爱女之戚词以慰之 西河 题建侯江上春归图,用美成韵 西河 回乡吟二首之一 西河·用美成金陵怀古韵 西河•姑苏怀古,和清真 西河·金台怀古 西河 一春索居,况味殊恶,赋此纪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齲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管弦繁奏 五殖 曾巅 跳蚤 巾帼英雄 无服 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交年节 时异事殊 未了公案 两边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