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夏景 其一 衣冷欲装绵》

时间: 2025-05-08 07:12:34

诗句

老厌人间热,单衣就冷泉。

不知清到骨,故欲转装绵。

萝月满襟雪,松风半臂仙。

顿疏桃竹莹,拟就柳花眠。

倚倦思燕玉,全生愿蜀毡。

温汤无去路,搔首听潺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12:34

原文展示

《夏景 其一》
作者:刘辰翁〔宋代〕
衣冷欲装绵
老厌人间热,单衣就冷泉。
不知清到骨,故欲转装绵。
萝月满襟雪,松风半臂仙。
顿疏桃竹莹,拟就柳花眠。
倚倦思燕玉,全生愿蜀毡。
温汤无去路,搔首听潺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炎热的厌倦和对清凉环境的渴望。
诗人感到天气炎热,单薄的衣服让他感到寒冷,如同在冷泉中。
他不知道这种凉意已经深入骨髓,因此想要换上绵衣。
在月光下,衣襟如雪,松风轻拂像神仙一般。
桃竹的清香渐渐隐去,正打算在柳花下小憩。
倚靠着疲倦的身躯,思念着燕子和美玉,心中全是对蜀地毡子的向往。
但温泉的路途却遥不可及,只能抚首静听潺潺流水声。

注释

  • 老厌:年老的人厌倦;这里指诗人对炎热的厌倦。
  • 单衣:轻薄的衣服。
  • 转装绵:想要换上厚重的绵衣。
  • 萝月:指月光照在萝卜上,形容月色清冷。
  • 松风:松树间吹来的风,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倚倦:倚靠着疲倦,表现出诗人对清凉环境的渴望。
  • 蜀毡:蜀地的毡子,暗含对蜀地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夏季,正值炎热,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影响,写下了这首关于夏天的诗,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夏景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天的炎热与诗人内心的清凉期盼。诗中“老厌人间热”一句,直接道出诗人对炎热的厌倦,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接下来的“单衣就冷泉”,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诗人身体上的寒冷与心灵对凉爽的渴望。

诗的意象丰富,月光、松风、桃竹、柳花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清凉的夏日画卷。诗人通过“倚倦思燕玉”表达了他内心的疲倦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乡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体验,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老厌人间热”:表达诗人对炎热的厌倦。
    2. “单衣就冷泉”:用冷泉比喻炎热的夏天,表现诗人身体的寒冷。
    3. “不知清到骨”:表达凉意的深刻,说明炎热给人带来的极大不适。
    4. “故欲转装绵”:渴望换上轻松舒适的衣物。
    5. “萝月满襟雪”:月光如雪般洁白,描绘出清凉的意境。
    6. “松风半臂仙”:松风轻拂,像神仙一般,给人一种超脱的感觉。
    7. “顿疏桃竹莹”:桃竹的清香渐渐淡去,衬托出环境的宁静。
    8. “拟就柳花眠”:想在柳花下小憩,表达对安宁的向往。
    9. “倚倦思燕玉”:倚靠着疲倦,思念着燕子与美玉,暗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0. “全生愿蜀毡”:对蜀地的向往,表现出对温暖生活的渴望。
    11. “温汤无去路”:指热水无去路,暗示诗人对凉爽的追求无望。
    12. “搔首听潺湲”:以流水声安慰自己,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思索。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单衣就冷泉”,用冷泉比喻炎热的夏天。
    • 拟人:松风“半臂仙”,赋予风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倚倦思燕玉,全生愿蜀毡”,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夏季炎热的厌倦与渴望清凉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衣冷:象征身体的脆弱与对凉意的渴望。
  • 萝月:暗示清凉的夏夜,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松风:象征自然的清新,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桃竹:代表繁华与生机,反映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蜀毡:象征温暖与舒适,寓意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夏季的感觉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b) 厌倦

  2. “萝月满襟雪”中“萝月”指的是什么? a) 清凉的月光
    b) 热闹的夜晚
    c) 朦胧的云彩
    答案:a) 清凉的月光

  3. 诗中提到的“蜀毡”象征着什么? a) 炎热
    b) 舒适的生活
    c) 忧伤
    答案:b) 舒适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夏景 其一》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辰翁更侧重于夏天的炎热与清凉的渴望,而王维则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沉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创作指南》

相关查询

澧阳江 三月十五日华容湖尾看月出 送郭季勇同年归衡山 送唐彦博宰安丰兼寄呈淮西帅赵渭师郎中 愚溪在零陵城对岸渡江即至溪甚狭一石涧耳盖众山之水流出湘中 衡永之间山路艰涩薄晚吏卒鬨云渐近祁阳路已平夷皆有津津之色 邵阳口路粗恶积雨馀泞难行 湘潭道中咏芳草 与吴兴薛士隆使君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 再赋五杂俎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可方物 得失在人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举枉措直 别有心肠 连溢 製袅 秦牙 见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天从人原 金楼子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示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葭莩之亲 包含泼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