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7:55
寄何崇丘员外
门底桃源水,涵空复映山。
高吟烟雨霁,残日郡楼间。
变俗真无事,分题是不闲。
寻思章岸见,全未有年颜。
在门前的桃源中,清澈的水面映衬着高山。
我在烟雨散去后高声吟唱,余晖洒在郡楼之间。
世态的变迁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分开来讨论也并非闲暇之事。
回想过去在章岸见到的情景,时光流逝,已是不再年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齐己(约 704—770),唐代诗人,字贞和,号澄江,生于湖北,擅长诗歌,尤其是律诗。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喜欢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齐己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变迁的淡然态度。诗中描绘的桃源水与云雨变化,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事的超然。
齐己的《寄何崇丘员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示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诗的开头以“门底桃源水”引入,立即带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清澈的水与高山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开阔而美丽的自然景观。接下来的“高吟烟雨霁,残日郡楼间”,则描绘了雨后余晖洒落在郡楼之间的景象,这种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齐己转向内心的思考,提到“变俗真无事”,表达了对世俗变迁的无所谓,似乎在说,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外在的变化,而是内心的安宁与淡泊。最后一句“寻思章岸见,全未有年颜”,更是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过去的美好景象已不再,而时间的无情使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事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深厚,意境悠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变迁的淡然态度,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齐己的字是什么?
A. 贞和
B. 清风
C. 逸云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了什么?
A. 繁华
B. 理想生活
C. 战争
“变俗真无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什么态度?
A. 追求
B. 无所谓
C. 反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齐己《寄何崇丘员外》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