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李彦安赴荆门州学正》

时间: 2025-05-02 17:50:37

诗句

白发萧疏老教官,几回相见在朝端。

三迁不为年劳转,九考深知作育难。

舟过淮南春渐近,路经湘浦雪犹寒。

荆门此去携家便,珍重斯文好健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50:37

原文展示:

白发萧疏老教官,几回相见在朝端。
三迁不为年劳转,九考深知作育难。
舟过淮南春渐近,路经湘浦雪犹寒。
荆门此去携家便,珍重斯文好健餐。

白话文翻译:

白发萧疏的老先生,几次相见都是在朝廷之上。
三次调迁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而劳累,
九次考试深知教育之难。
船过淮南,春天渐渐临近,路过湘浦,雪依然寒冷。
荆门去的路上带上家人,珍重文雅的生活,享受美好的饮食。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发:指老年人的头发,象征老成持重。
  • 萧疏:形容头发稀少,暗示年岁已高。
  • 教官:指老师或教书的人。
  • 三迁:指因工作或学习需要而迁移居所,暗指教师的辛苦。
  • 九考:指多次考试,强调教育的艰难。
  • 舟过淮南:指乘船过淮河南岸,暗示旅途。
  • 湘浦:指湘江的岸边,暗示寒冷的天气。
  • 荆门:指荆门州,诗中提到的目的地。

典故解析:

  • “三迁”与“九考”两个典故结合,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经历和艰辛,强调教育的困苦与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幼孜(约1550年-1620年),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金幼孜为李彦安送行之际,李彦安即将赴荆门州任学正,诗中表达了对其前途的祝福,同时也感慨教育事业的艰辛与不易。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蕴含了深厚的感情与对教育事业的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白发萧疏”形象化地描绘出老教官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历经沧桑的智慧与沉稳。通过“几回相见在朝端”,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仿佛历经了岁月的考验。接下来的“几迁”与“九考”则反映出李彦安在教育工作中的坚持与努力,暗示这一行的辛酸与不易。

后四句转为对旅途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情的冷暖。“舟过淮南春渐近”暗示着希望与生机的来临,而“路经湘浦雪犹寒”则捕捉了离别时的惆怅,反映出外在环境与内心感受的对比。最后两句寄予了对李彦安今后生活的祝愿,鼓励他珍重学术,享受生活,体现了诗人深切的关怀与祝福。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融中,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尊重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发萧疏老教官:描写老教官的形象,象征着智慧与岁月的积累。
  2. 几回相见在朝端:强调与教官的相遇次数,增添了人情味。
  3. 三迁不为年劳转:突出教育工作者的辛苦与坚守,不因年老而退缩。
  4. 九考深知作育难:通过九次考试的经历,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
  5. 舟过淮南春渐近:描绘出春天临近的景象,象征着希望。
  6. 路经湘浦雪犹寒:强调离别的孤寂与寒冷,映衬内心的惆怅。
  7. 荆门此去携家便:提到赴荆门的路途,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8. 珍重斯文好健餐:寄语李彦安珍惜学术与生活,体现人文关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发萧疏”与“几回相见”,通过对仗增强诗的节奏感。
  • 象征:白发象征老练与智慧,雪象征寒冷与孤独,春象征希望。
  • 移情: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教育事业的尊重与关怀,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古代士人对学术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发:象征智慧与岁月的积累。
  2. :象征寒冷与孤独的心情。
  3. :象征希望与生机。
  4. :象征旅途与人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教官”指的是谁?

    • A. 金幼孜
    • B. 李彦安
    • C. 教书的人
    • D. 朋友
    • 答案:C
  2. “三迁”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三次旅行
    • B. 三次调迁
    • C. 三次考试
    • D. 三次相遇
    •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珍重斯文”,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珍惜文化与学术
    • B. 珍惜家庭
    • C. 珍惜友谊
    • D. 珍惜旅行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李大尹》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以豪放的笔调表现送别之情,而金幼孜的《赠李彦安赴荆门州学正》则以细腻的情感传达对教育的思考与尊重,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金幼孜研究》
  • 《古诗文赏析》
  • 《中国古代教育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实之读邸报四首 夏旱五首 其二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和西外赵知宗 首春九日寿溪三绝 次徐户都韵 挽叶寺丞二首 喜雨五首 二叠 春早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标同伐异 超轶绝尘 追悔莫及 走之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嘉蔬 周才 包含狱的成语 田野自甘 白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一步到位 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吃馄饨 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污下 行字旁的字 铜琶铁板 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