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黄冈竹枝词 其一》

时间: 2025-05-01 03:40:49

诗句

瓮城东望势崔嵬,万顷银波翠嶂开。

九月蜑舟收内港,潮婆风报澳南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49

原文展示

黄冈竹枝词 其一
作者: 黄锦 〔明代〕

瓮城东望势崔嵬,
万顷银波翠嶂开。
九月蜑舟收内港,
潮婆风报澳南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从瓮城(今黄冈)东望所见的壮丽景色:高耸的山势和广阔的水面交相辉映。九月时节,蜑舟(即渔船)在内港收网,潮水和风带来了南方的消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瓮城:古城名,指的是黄冈城。
  • 崔嵬:形容山势高耸。
  •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这里形容水面。
  • 蜑舟:指的是渔船,专门用于捕鱼的船只。
  • 内港:指的是港口内侧,通常用来停泊船只。
  • 潮婆:指的是潮水的变化,或是潮汐的影响。
  • 澳南:指南方的海湾。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明代诗人对故乡自然的深厚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锦(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主要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寄托个人情感,反映出对故土的热爱与思考。

诗歌鉴赏

《黄冈竹枝词 其一》以生动的景象描绘了黄冈地区的自然美。诗的开头通过“瓮城东望”引入,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接着“万顷银波”描绘了湖面上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中提到的“九月蜑舟收内港”,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渔民的忙碌,体现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潮婆风报澳南来”不仅描绘了潮水的动感,更隐喻着南方的气息和人们对生活的期盼。整首诗流畅自然,运用简洁的语言将复杂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瓮城东望势崔嵬:从瓮城向东望去,看到高耸的山势,展现了自然的壮丽。
  2. 万顷银波翠嶂开:宽广的水面如银色波浪,映衬着青翠的山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3. 九月蜑舟收内港:九月时节,渔船在港口收网,表达了渔民的勤劳和生活的气息。
  4. 潮婆风报澳南来:潮水与风的变化,带来了南方的讯息,暗示了生活的变迁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万顷银波”,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瓮城: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银波: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美丽。
  • 蜑舟:象征着人们的劳动与勤奋。
  • 潮婆: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瓮城东望”中的“瓮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武汉
    • B. 黄冈
    • C. 南京
    • D. 上海
  2. 诗中提到的“蜑舟”是指什么?

    • A. 渔船
    • B. 游船
    • C. 商船
    • D. 垃圾船
  3. “万顷银波”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 A. 高山
    • B. 湖面
    • C. 沙漠
    • D. 草原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这两首诗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黄冈竹枝词》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登高》则更多地表达了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选解》
  • 《中国文学史》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明代诗词的背景与艺术特点。

相关查询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包含惭的词语有哪些 旁蒷远绍 八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以往鉴来 谐辩 毛茛 相生相成 姜肱被 汗下如流 文字旁的字 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焦巴巴 书香门户 拿腔作调 示字旁的字 包含喑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