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7:42
临江仙·古寺长廊清夜美
作者: 毛滂 〔宋代〕
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
石阑干外上疏帘。
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
独自徘徊无个事,瑶琴试奏流泉。
曲终谁见枕琴眠。
香残虬尾细,灯暗玉虫偏。
在古老的寺庙里,长廊在清夜中显得格外美丽,松树在风中摇曳,烟雾缭绕的桧树显得萧索冷清。
石栏杆外,轻纱帘子随风摇动。
飘过的云悠闲而窈窕,斜月静静地照耀着,似乎在吟唱。
我独自徘徊,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试着弹奏瑶琴,仿佛听到流泉的声音。
曲子结束时,谁能看到我在琴上安然入眠?
香气渐残,细微的虬尾细如丝,灯光暗淡,玉虫偏移。
作者介绍:
毛滂(约999年-1069年),字子晦,号天章,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婉丽的风格著称。他与晏殊、李清照等并列为宋代著名词人,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事,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临江仙·古寺长廊清夜美》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安定,文人雅士常游览寺庙,品味自然,抒发情感。本诗反映了作者在静谧夜晚中的感悟,体现了他对宁静与美的向往。
本诗通过描绘古寺的清夜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开篇即以“古寺长廊清夜美”点题,给人一种幽静的画面感。随着“风松烟桧萧然”描绘出周围环境的清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寂的气氛。接着以“石阑干外上疏帘”引入视觉意象,帘子随风轻摇,似乎在与自然对话。
“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则是对月色的描绘,月光斜洒,给人一种柔和而恬淡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柔情与优雅。接下来的“独自徘徊无个事”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似乎在寻求内心的寄托。瑶琴的试奏则是对美好音律的追求,流泉的声音与琴声交融,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乐曲。
最后两句“香残虬尾细,灯暗玉虫偏”则回归到环境的细节,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散。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古寺长廊清夜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伤感
B. 宁静美好
C. 兴奋
“曲终谁见枕琴眠”中的“曲终”指的是?
A. 音乐的结束
B. 诗歌的结束
C. 生活的结束
诗中提到的“灯暗玉虫偏”暗示了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美好事物的消逝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