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54
毒暑弥三伏,微凉起二更。
月窗风竹乱,烟渚露荷倾。
寂寞借书读,清羸扶杖行。
无功耗官廪,太息负平生。
炎热的夏季已经进入了三伏天,夜里两点钟时,微微的凉风开始吹来。月光透过窗户,竹子在风中摇曳,烟雾弥漫的水边,露水将荷花压弯。寂寞中我借着书本来消遣,身体虚弱时则借着拐杖走路。无所作为却白白耗费了国家的粮仓,叹息自己辜负了这一生的理想。
“官廪”指的是国家的粮仓,反映了士人对国家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同时,诗中的“无功耗官廪”暗示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未能有所作为的惋惜,体现了古代士人追求报国理想的情怀。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豪放,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志向。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力衰弱、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心忡忡,表现出对自己未能为国效力的失落感。
《暑夜》描绘了一个酷热的夏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即以“毒暑弥三伏”点明季节的炎热,这种炎热不仅是天气的表现,更是诗人内心的焦灼与不安。接着“微凉起二更”,写出夜晚的微风带来的些许安慰,透过“月窗风竹乱”,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
“烟渚露荷倾”则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结合,更加突出孤寂。诗人“寂寞借书读”,通过书籍来逃避现实的孤独,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无功耗官廪,太息负平生”不仅表达了对自己无所作为的自责,也反映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对国家的深刻感慨,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酷暑的感受,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自身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毒暑弥三伏”中的“毒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二更”是指哪个时间段?
“寂寞借书读”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