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5:2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5:28:57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吴兢 〔唐代〕
秾华从妇道,釐降适诸侯。
河汉天孙合,潇湘帝子游。
关雎方作训,鸣凤自相求。
可叹凌波迹,东川遂不流。
舜华徂北渚,宸思结南阳。
盭绶哀荣备,游轩宠悼彰。
三川谋远日,八水宅连冈。
无复秦楼上,吹箫下凤凰。
这首诗表达了对永泰公主的哀悼与追忆。前两句描绘了公主如花似玉,嫁给诸侯,象征着一种荣耀与美好;接着借用银河和潇湘的意象,暗示她的高贵与理想的归宿。后面提到的“关雎”“鸣凤”象征着恋爱的美好和对理想伴侣的追求,然而“可叹凌波迹,东川遂不流”则反映了时光流逝与悲伤。最后几句中,公主的精神寄托与长远的理想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对她的深切怀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兢,字君平,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其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吴兢的诗歌风格相对清新,常用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展现出文人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是吴兢为哀悼永泰公主而作。公主在历史上是唐朝的一位重要人物,其早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惋惜。这首诗正是对她的深情怀念,表达了对美好爱情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具有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永泰公主的哀悼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通过对公主美丽的描绘,表现出她如花般的生命,后半部分则引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在意象上,作者运用了“河汉”“潇湘”“关雎”等典故,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伤感而又美丽的氛围。诗中对比鲜明,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失去的惋惜,情感层次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永泰公主的追忆,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惋惜,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的作者是谁?
“秾华从妇道”中的“秾华”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关雎”是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长恨歌》相比,吴兢的《永泰公主挽歌》同样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惋惜,但《长恨歌》更多地描绘了爱情的悲剧与追求,而《永泰公主挽歌》则更偏重于对公主生平的追忆与赞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