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4:5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4:51:44
老兵
作者: 陈燮〔清代〕
百战余生卧草莱,
戍楼间听角声哀。
迷离望极平安火,
慷慨歌成阿滥堆。
至竟封侯无骨相,
何曾厮养不英才。
记从故李将军后,
夜夜山南射虎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经历百战的老兵,躺在草地上回忆往昔。他在哀伤的号角声中,遥望着平安的火光,感慨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尽管最终得到了封侯的荣誉,却没有养成真正的英才。他回忆起从前跟随李将军征战的岁月,夜晚常常在南山追猎老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燮(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军事背景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苦难,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清代的战争频繁、士兵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诗人通过老兵的视角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老兵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无奈。开篇“百战余生卧草莱”便给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老兵在经历了无数战斗后,仍然活着,却躺在草地上,仿佛在与死去的战友对话。接下来的“戍楼间听角声哀”则把战争的氛围进一步渲染,号角声的哀伤使人感受到战斗的压迫感与无情。
“迷离望极平安火”中的“平安火”象征着渴望的和平生活,而“慷慨歌成阿滥堆”则暗示了歌声的豪放与不羁,却并未能真正带来心灵的安慰。这种对比使得读者感受到老兵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的后半部分则深入探讨了个人的成就与内心的失落,“至竟封侯无骨相”,尽管获得了封侯的荣誉,但却没有真正培养出英才。这种对荣誉的反思与对士兵命运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既表现了对战争的无奈,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是一首具有强烈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表现了老兵对于个人成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沉重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百战余生卧草莱”意指:
A. 经历了很多战争后仍然活着
B. 享受宁静的生活
C. 追忆往昔的快乐
“迷离望极平安火”中的“平安火”象征:
A. 战争的号角
B. 渴望的和平生活
C. 英雄的归来
诗中提到的“李将军”可能指: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B. 一位历史上的将领
C. 一位平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