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5:57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念昔两髦日,乌奴同燕游。
随时自有乐,何物可为愁。
岂意今头白,相逢欲涕流。
凭君访题壁,好在水西楼。
回想往昔二十岁时,
我们曾和乌奴一起游玩燕子。
无论何时总有乐趣,
有什么值得忧愁的呢?
没想到如今我已白发苍苍,
再相见时不禁泪流满面。
请你去看那题写的诗句,
它们依旧在水西楼上。
"水西楼"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雅士在此留下诗篇,象征着文化的积淀与交流。本诗通过回忆与朋友的往昔,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倡导朴素的诗风,重视历史的教训与道德的传承。
这首诗创作于司马光晚年,当时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起年轻时与好友的欢愉时光,不禁感怀岁月的无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快乐和老年时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开头两句描绘了年轻时的快乐场景,"乌奴"和"燕游"象征着自由与欢快,表现出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对生命流逝的感慨,白发的象征使人感到时间的残酷,诗人所感受到的愁苦似乎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情的寄托,希望通过题壁的诗句再次与朋友的过去相连,表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对友人深切的怀念。
全诗通过怀旧与对友谊的思念,表达了对青春的追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营造了一种既感伤又温暖的情感基调。
诗中“乌奴”指的是:
A. 诗人的宠物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爱人
D. 诗人的师傅
诗人通过“相逢欲涕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愤怒
C. 感动
D. 忧伤
“两髦日”所指的是:
A. 童年
B. 青春
C. 老年
D. 中年
通过这些不同的比较与推荐,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