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0: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0:06:14
夏日东斋
作者: 曹松 〔唐代〕
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
热少清风多,开门放山入。
在三伏天的酷暑中,我偶尔来到东斋的松树旁静立。此时炎热虽少,却有许多清风吹拂,我开门让山的景色涌入眼帘。
曹松,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因其诗风清新隽永而受到后人的赞誉。曹松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夏日东斋》创作于盛夏时节,诗人可能在东斋的生活中感受到酷暑的压迫,但又通过松树的荫凉与山景的开阔,体会到一种宁静与舒适。
《夏日东斋》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盛夏时节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全诗四句,言简意赅,却意蕴深远。第一句“三庚到秋伏”,以时间引入,既设定了季节的背景,也为之后的描写奠定了基调。第二句“偶来松槛立”,则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一处清凉之地,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诗中“热少清风多”一句,细腻地刻画了暑夏中难得的清风,暗含了人对自然清凉和舒适的渴望。最后一句“开门放山入”,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心灵的一种开放,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盛夏酷暑的独特感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境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的感受,虽有酷暑,但在自然的怀抱中仍能找到宁静与舒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夏日东斋》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曹松
C. 杜甫
“三庚到秋伏”中的“三庚”指的是:
A. 秋天
B. 夏季
C. 冬天
诗中提到的“松槛”是指:
A. 一个凉亭
B. 一棵松树
C. 一条小溪
这个结构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诗词理解与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