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9:06
茶洋六月放舟还,水竹千重咫尺间。
龙抱石根翻急濑,天凭溪力割青山。
人烟几处闻新哭,柳色经年忆旧攀。
争似澄江垂钓叟,一竿无语伴鸥闲。
在茶洋的六月里,我乘船归来,水边的竹子重重叠叠,近在咫尺。
龙似的波浪在石根翻滚,河流的力量把青山割开。
人烟稀少的地方,隐约听到新的哭声,柳树的颜色让我想起往年攀折的情景。
不如澄清的江水中垂钓的老人,手握一根钓竿,无言地与海鸥为伴,悠闲自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涉及特定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耿介,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常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平至闽的途中,反映了作者在旅行中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世变迁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水乡景色,生动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由南平至闽》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喧嚣的厌倦。诗的开头,作者通过“茶洋六月放舟还”引入夏日的场景,水竹交错的景象如同画卷展开,令人身临其境。紧接着以“龙抱石根翻急濑”展现了水流的奔腾,生动形象,充满动感。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转向人情世态,提到“人烟几处闻新哭”,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悲伤。然而,最后一句“争似澄江垂钓叟,一竿无语伴鸥闲”则传达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钓鱼老人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世无争,享受自然的宁静。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哲理内涵和情感厚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茶洋”是指什么?
A. 一种茶叶
B. 一处水域
C. 一种食物
诗中“龙抱石根翻急濑”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静谧的场景
B. 水流的急促
C. 山的雄伟
诗人最后提到的钓鱼老人象征着什么?
A. 忙碌的生活
B. 悠闲与淡泊
C. 贫困与无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渔舟唱晚》相比,耿介的《由南平至闽》更强调个体的感受与思考,王维则更多地突出自然的悠远与宁静。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