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伊丽河上》

时间: 2025-04-26 18:42:42

诗句

万里伊丽水,西流不奈何。

驱车临断岸,落木起层波。

远影群鸥没,寒声独雁过。

河梁终古意,击剑一长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42

原文展示

万里伊丽水,西流不奈何。
驱车临断岸,落木起层波。
远影群鸥没,寒声独雁过。
河梁终古意,击剑一长歌。

白话文翻译

伊丽河绵延万里,向西流淌,无可奈何。
驾车来到断岸边,落叶激起层层波浪。
远处的群鸥渐渐消失,寒空中一只孤雁飞过。
河上的桥梁承载着古老的情感,我击剑高歌一曲。

注释

  • 伊丽水:指伊丽河,位于新疆西部。
  • 西流不奈何:形容河流向西流淌,无法改变。
  • 断岸:陡峭的河岸。
  • 落木:落叶。
  • 层波:层层波浪。
  • 远影群鸥没:远处的鸥鸟消失在视野中。
  • 寒声独雁过:寒冷的天空中一只孤雁飞过。
  • 河梁:河上的桥梁。
  • 终古意:永恒的情感。
  • 击剑一长歌:边击剑边高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廷桢(1776-1846),清代诗人,字子厚,号梅崖,江西南昌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伊丽河畔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边疆风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伊丽河为背景,通过描绘河水的流向、断岸的景象、落叶的波浪、远去的鸥鸟和孤雁的寒声,构建了一幅边疆的秋日图景。诗中“西流不奈何”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隐含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后两句“河梁终古意,击剑一长歌”,则抒发了作者在边疆的豪情壮志,通过击剑长歌来表达内心的激荡和对古老情感的追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对边疆风光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伊丽水,西流不奈何:开篇即点明地点和景象,伊丽河绵延万里,向西流淌,无法改变,暗含人生无常的感慨。
  2. 驱车临断岸,落木起层波:描绘驾车来到断岸边的景象,落叶激起层层波浪,生动展现了秋日的萧瑟。
  3. 远影群鸥没,寒声独雁过:通过远去的鸥鸟和孤雁的寒声,进一步加深了秋日的寂寥和孤独感。
  4. 河梁终古意,击剑一长歌:结尾抒发豪情,河上的桥梁承载着古老的情感,作者击剑高歌,表达了对古老情感的追忆和对边疆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拟人:“西流不奈何”将河流拟人化,赋予其无奈的情感。
  • 对仗:“远影群鸥没,寒声独雁过”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伊丽河畔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边疆风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抒发了对古老情感的追忆和对边疆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伊丽水:象征边疆的自然风光。
  • 断岸:象征人生的险峻和不可预知。
  • 落木:象征秋日的萧瑟和生命的凋零。
  • 群鸥:象征远去的希望和梦想。
  • 独雁:象征孤独和漂泊。
  • 河梁:象征古老的情感和历史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流不奈何”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喜悦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A

  2. 诗中“河梁终古意”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古老情感的追忆
    C. 对现实的失望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边疆风光,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邓廷桢《伊丽河上》:两首诗都描绘了边疆风光,但王之涣的诗更多表达了对人生高远的追求,而邓廷桢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古老情感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收录了邓廷桢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首描绘边疆风光的诗作,可以与邓廷桢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鉛山江口 乡士李英才得老潘墨法善作墨梅复喜作诗艮斋目以三奇赠之七字予复同赋云 寄题分宜李克明上舍高居二咏·东塾 彦通叔祖约游云水寺二首 嘲蜂 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 其三 得省榜,见罗仲谋曾无逸策名,夜归喜甚,通 赠墨工张公明 冬暖绝句 晓坐荷桥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谋深算 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黔南 漏卮难满 頁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十拿九准 目字旁的字 投映 纡朱怀金 进德脩业 骇结尾的成语 宝银 哑瑞 秃宝盖的字 筋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