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53
云悄悄,灯荧荧。雨泠泠。凭吊处,惜娉婷。烟为鬟,雾为鬓,归无形。幽篁碧,晚枫青。恨千龄。玉箫歇,寒蛩鸣。辛夷襦,芙蓉席,飞残萤。
云层轻柔,灯光微弱。细雨轻洒。在这凭吊的地方,令人怜惜那娇美的身影。烟雾成了她的发髻,雾气成了她的鬓发,已无形可寻。幽静的竹林碧绿,晚秋的枫树依然青翠。对她的恨意绵延千年。玉箫声停,寒蝉在鸣叫。辛夷花的衣裙,芙蓉花的席子,飞舞的萤火虫逐渐消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辛夷襦、芙蓉席”可以联想到古代女子的服饰和生活场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与哀叹。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 《三字令 其一 贞娘墓》创作于清代,可能是为悼念一位名叫“贞娘”的女性而作,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悲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悄悄”、“灯荧荧”、“雨泠泠”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氛围。尤其是在“烟为鬟,雾为鬓,归无形”中,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仿佛她的灵魂化作了烟雾,难以捉摸。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玉箫歇,寒蛩鸣”及“飞残萤”展现出一种寂寥与孤独的情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最终以“飞残萤”作结,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与哀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与环境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性中的脆弱与对美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云悄悄,灯荧荧”描绘了怎样的氛围?
“烟为鬟,雾为鬓”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歌最后提到的“飞残萤”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董元恺的诗更侧重于对个体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李白则在豪放中带有历史感与宽广的视野。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共同展示了古代诗歌的丰富性。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董元恺的《三字令 其一 贞娘墓》,同时汲取古诗词的美感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