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07
疑是镜,又如蟾。最婵娟。红袖里,绿窗前。殢人怜。羞锦带,妒花钿。兰浴罢,衬春纤。扑还拈。添粉艳,玉肌妍。麝氤氲,香馥郁,透湘帘。
疑似镜子般的面容,宛如月亮的光辉,最是美丽动人。红袖轻舞,绿窗映影,让人怜爱。羞涩的锦带,妒忌着花钿的华美。兰花沐浴后,衬托出她的纤细身姿。轻轻扑来,拈起那一抹粉色的娇艳,玉肌如玉般美丽。麝香氤氲,香气馥郁,透过窗帘飘散。
作者介绍:叶纨纨,明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但她的诗作多描绘女性的美丽和情感,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女性地位逐渐上升的时期,诗中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生活情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重视。
《三字令·咏香扑》是一首描绘女性美丽与香气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将女子的美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妙结合在一起。起首两句“疑是镜,又如蟾”,将女子的面容比作明亮的镜子和月亮,引入了一种柔和而又神秘的氛围。继而通过“红袖里,绿窗前”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了女子的装扮和环境的优雅,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柔美与温情,尤其是在“羞锦带,妒花钿”这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女子的妩媚与魅力,锦带与花钿的嫉妒,既是对美的赞美,也暗含着一种自信的女性意识。最后几句“麝氤氲,香馥郁,透湘帘”,则将香气描绘得极为生动,仿佛香气飘散在空气中,令人陶醉,进一步提升了整个诗歌的意象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讴歌女性的美丽与优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镜子 B. 月亮 C. 香气 D. 以上皆有
诗中“羞锦带,妒花钿”体现了什么情感?
A. 自卑 B. 自信 C. 悲伤 D. 幸福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冷漠 C. 柔美与温情 D. 激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以女性视角描绘情感,但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受与思念,而叶纨纨的《三字令·咏香扑》则通过外在的美丽与香气展现女性的魅力,二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层次与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