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0:3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0:33:25
月中桂花
作者: 谢宗可 〔元代〕
金粟如来幻化身,
嫦娥留得护冰轮。
枝横大地山河影,
根老层霄雨露春。
长有天香飞碧落,
不教仙子种红尘。
折来何必吴刚斧,
还我凌云第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月中桂花的美丽与神奇。首先,金色的桂花如同佛陀的化身,嫦娥在月中守护着冰冷的月轮。桂树的枝干横跨大地,映射出山河的影子,根系扎根于层层云霄,接受着春雨与露水的滋养。桂花散发着天香,飘散到碧空之中,不让仙子在红尘中种植桂花。折取桂花又何必依赖吴刚的斧头呢?我只希望能够凌云高飞,成为第一人。
作者介绍: 谢宗可,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在诗歌中善于运用神话传说,融合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月圆之夜,诗人以月中桂花为题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自由高飞的渴望。
《月中桂花》是一首充满幻想与诗意的作品,诗人通过桂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首先,金粟如来的幻化身,暗示桂花在诗人心中是神圣的存在,嫦娥对月轮的守护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描绘了桂树在大地上生长的壮丽景象,仿佛它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情感的寄托。
诗人以“长有天香飞碧落”描绘了桂花的香气飘散在空中,象征着理想的追逐与高远的志向。而“不教仙子种红尘”,则暗示了对世俗羁绊的抵制,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折来何必吴刚斧,还我凌云第一人”收尾,表达了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对传统阻碍的反叛,展现了一种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在意象上既富有抒情性,又蕴含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元代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美好的无限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桂花意象表达了对理想、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传统束缚的反叛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A. 仙女
B. 王后
C. 战神
D. 诗人
“金粟如来幻化身”中的“金粟”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米
B. 金色的桂花
C. 金色的树
D. 金色的月亮
诗中提到的“吴刚”代表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传统束缚
C. 自由的象征
D. 传奇人物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