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02:3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02:31:27
杨慎的《一七令 其三》
月。霜凝,冰洁。三五圆,二八缺。玉作乾坤,银为宫阙。如镜复如钩,似环仍似玦。兰闺少妇添愁,榆塞征人怨别。汉家今夕影娥池,穆穆金波歌未阕。
月亮挂在空中,霜凝结,冰清玉洁。十五的月亮圆,二八的月亮缺。玉石铸就的天地,银光闪烁的宫殿。月亮如镜子一般,也似钩子,像环又似玦。兰室中的少妇增添了愁苦,榆塞的征人对离别感到怨恨。汉家的今夜,月影映照在娥池上,宁静的金波中歌声未曾停歇。
作者介绍:杨慎(1488年-1559年),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学者,因其文才斐然而被誉为“词宗”。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并擅长运用对仗和典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之时,诗人借月色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慎的《一七令 其三》通过描写月亮的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忧伤而又清丽的意境。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月亮在不同阶段的美丽:霜凝月明,冰清玉洁,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后半部分则转入人情,少妇的愁苦和征人的怨别,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强烈对比。诗中所展现的忧愁与思念,恰似那个时代人们对离别和战争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仗,形成了和谐的音韵效果,同时通过意象的丰富性展示了情感的多样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月亮”的形态有哪些变化? a) 圆和缺 b) 明和暗 c) 大和小
“兰闺少妇”代表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愤怒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自然与和谐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