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7:5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7:58:28
《相和歌辞·苦辛行》
作者:戎昱 〔唐代〕
且莫奏短歌,听余苦辛词。
如今刀笔士,不及屠酤儿。
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误。
东西南北少知音,终年竟岁悲行路。
仰面诉天,天不闻;
低头告地,地不言。
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论。
谁谓西江深,涉之固无忧;
谁谓南山高,可以登之游。
险巇惟有世间路,一向令人堪白头。
贵人立意不可测,等闲桃李成荆棘。
风尘之士深可亲,心如鸡犬能依人。
悲来却忆汉天子,不弃相如家旧贫。
饮酒酒能散羁愁,谁家有酒判一醉,
万事从他江水流。
不要再奏短歌了,来听听我这首苦辛的词吧。
如今的文人,连屠夫和酤酒者都不如。
年轻人无所事事地学习诗赋,岂料文章却让人误了前程。
东西南北少有人能理解我,整年整日都在悲伤的行路。
我仰天诉说,天却听不见;
我低头告地,地也不回应。
天地生我本就如此,路上的他人何必在意呢?
谁说西江深,过河其实无忧;
谁说南山高,登山也可游玩。
世间的险路才是真正的难处,让人忍不住白头。
贵人的心思难以揣测,桃李常常成荆棘。
风尘中的人最值得亲近,心中如鸡犬般能依靠他人。
悲伤时我却想起汉天子,不抛弃相如的贫困旧家。
喝酒能消愁,谁家有酒就一起喝一醉,
万事都随江水流去。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反思。其作品常带有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且风格多样。
《相和歌辞·苦辛行》创作于唐代一个社会动荡、士人地位转变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苦辛与感慨,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无奈。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犀利的社会批判而引人注目。诗人开篇即以“且莫奏短歌”提出一种强烈的反叛情绪,拒绝轻浮的歌唱,转而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苦辛。诗中通过对不同职业的对比,抒发了对文人身份的无奈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尤其是“刀笔士,不及屠酤儿”的比喻,揭示了士人生活的艰辛与屠夫、卖酒者的相对自由,反映了社会地位的尴尬。
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东西南北少知音”这一句中,诗人感到孤独无助,四处寻求理解却无果。情感的积累到后面“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论”时,既是对自我存在的思考,也是对他人冷漠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整首诗通过个人苦辛,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与批判,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碰撞,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文人身份的感慨?
A. 通过比喻
B. 通过对比
C. 通过拟人
D. 通过排比
“天地生我尚如此”中的“天地”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环境
C. 人的命运
D. 以上皆是
答案:1-B,2-D
可以将《苦辛行》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既有对国家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索,两者都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