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55
清平乐(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作者:辛弃疾
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
案上文书看未遍。
眉里阴功早见。
十分竹瘦松坚。
看君自是长年。
若解尊前痛饮,
精神便是神仙。
这首词中,诗人以“诗书万卷”作为开端,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人的尊重,接着提到合上明光殿的书卷,体现出一种对学问的渴望与专注。接着,诗人感叹案上的文书虽多,但自己仍未看尽,表现出一种对事业的执着。紧接着,提到“眉里阴功早见”,暗示了在长时间的努力中,成就已然显露。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认为只要能在酒前尽情饮酒,便能拥有如神仙般的精神状态,强调了生活的乐趣与洒脱。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自号稼轩,济南人,南宋著名的词人与抗金将领。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对历史、人生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心中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友人的祝寿,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辛弃疾的《清平乐》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开篇以“诗书万卷”引入,表明知识的重要性,紧接着的“合上明光殿”则体现了他对学问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词意境深远,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同道之人的深情厚谊。
诗中提到的“眉里阴功早见”,不仅反映了辛弃疾对个人努力的自我肯定,也暗示了他对友人成功的祝福。这一层意蕴让整首词不仅仅是祝寿的表面,而是蕴含了对人生奋斗的深刻理解。
最后几句“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则是对生活态度的强调,辛弃疾鼓励友人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要懂得享受生活,这种洒脱与智慧让人感受到词人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
整首词通过对知识、努力与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感悟,既体现了对学识的尊重,也强调了享受生活的重要性。通过祝寿,传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人生的积极态度。
诗中提到的“明光殿”象征什么?
“眉里阴功早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