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2:46
原文展示: 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张栻 〔宋代〕 湘江岁晚水清浅,橘州霜后犹青葱。 归舟着沙未渠进,且看渔火听疎钟。
白话文翻译: 在腊月二十二日,我渡过湘江,登上道乡台,夜晚归来时写下了这五首绝句。湘江在年末时水位清浅,橘州经过霜打后依然青翠。归来的船只搁浅在沙滩上,未能顺利前行,我便静静地观赏渔火,聆听远处稀疏的钟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腊月二十二日渡湘江、登道乡台后,夜晚归家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湘江岁末的清浅水流、橘州霜后的青翠景色,以及归舟搁浅、观赏渔火、聆听钟声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岁末湘江的静谧画面。首句“湘江岁晚水清浅”,通过“岁晚”和“水清浅”两个意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宁静。次句“橘州霜后犹青葱”,用“霜后”和“青葱”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坚韧和生机。后两句“归舟着沙未渠进,且看渔火听疎钟”,则通过“归舟”、“渔火”和“疎钟”三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湘江岁末的清浅水流、橘州霜后的青翠景色,以及归舟搁浅、观赏渔火、聆听钟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橘州”位于哪个城市? A. 长沙 B. 武汉 C. 南京 D. 杭州
诗中的“疎钟”指的是什么? A. 远处的钟声 B. 近处的钟声 C. 寺庙的钟声 D. 教堂的钟声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生活 B. 宁静生活 C. 冒险生活 D. 忙碌生活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