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8:0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8:07:30
初入洞霄
作者: 闻九成 〔宋代〕
胎仙舞处叠琴心,
坛月高时闻佩音。
九锁山扉元不闭,
对闲诗句为谁吟。
长生可学凡成圣,
陈迹休令后视今。
欲饵流膏种松子,
参天会见一千寻。
在胎仙舞蹈的地方,心中似乎叠加着琴声,
在高高的月亮之下,可以听到佩饰的声音。
九锁山的山门本是敞开的,
对着那悠闲的诗句,不知为谁而吟唱。
长生之道可学习,凡人亦能成圣,
过往的痕迹不应让人只顾回望。
想要吃到流膏,种下松子,
在参天的大树下,能够见到一千寻的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闻九成,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道教思想为基础,诗中常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宋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修行与长生的向往。
《初入洞霄》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中通过描绘胎仙舞、坛月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氛围。诗人以“胎仙舞处叠琴心”开篇,展示了灵动的气息,似乎在传达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对生命与修行的思考。“长生可学凡成圣”一句,直言修行的可能性,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诗人强调,不应只顾追溯过去的成就,而应关注当下的修行与实践,这是对人生态度的积极引导。
最后两句“欲饵流膏种松子,参天会见一千寻”则将意象升华,将对长生的渴望与对自然的赞美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在这幅意境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的向往,也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修行与长生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智慧的重要性。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胎仙”代表什么?
“长生可学凡成圣”表达了什么思想?
“参天会见一千寻”中的“千寻”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