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7:10
赠山涛诗
苕苕椅桐树,寄生于南岳。
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处身孤且危,于何托余足。
昔也植朝阳,倾枝俟鸾鷟。
今者绝世用,倥偬见迫束。
班匠不我顾,牙旷不我录。
焉得成琴瑟,何由扬妙曲。
冉冉三光驰,逝者一何速。
中夜不能寐,抚剑起踯躅。
感彼孔圣叹,哀此年命促。
卞和潜幽冥,谁能证奇璞。
冀愿神龙来,扬光以见烛。
这首诗描写了一棵生长在南岳的椿树,树木高耸入云,根扎深谷之间,身处孤独且危险的境地,难以寄托自己的命运。曾经,这棵树在朝阳下生长,枝叶向着神鸟鸾、鵟翘首企盼;如今却面临绝境,急切感到束缚。工匠们不曾关注我,乐师们不曾记录我的存在,如何能够铸成琴瑟,何以吟唱出美妙的乐曲?时光如白驹过隙,逝去的光阴何其迅速!夜深人静,我无法入眠,抚剑而起,踱步不安。感慨孔圣的叹息,哀伤岁月的短促。卞和潜藏于幽冥之中,谁能识得其中的奇瑰?我希望神龙降临,照耀出光明。
作者介绍:司马彪,字承宗,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笔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山涛的处境有关,可能是对其的赠诗。山涛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处境的孤独和不被重视让诗人产生共鸣,表达了对其的关心与惋惜。
《赠山涛诗》通过描绘一棵椿树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山涛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全诗以树木的生长比喻山涛的处境,生动地展现了人处于社会的边缘时的孤独感和无奈感。诗中“昔也植朝阳,倾枝俟鸾鷟”表现了对美好前景的向往,而“班匠不我顾,牙旷不我录”则反映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最后,诗人以对神龙的期望作为结尾,象征着对未来的希冀,尽管现实残酷,但他仍渴望光明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山涛处境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与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苕苕椅桐树”描写的是什么?
“班匠不我顾,牙旷不我录”中表达的情感是?
诗中提到的卞和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