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3:0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3:02:29
咏司马彪续汉志
作者: 李世民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
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
前史殚妙词,后昆沉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
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
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
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
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
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
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
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
讨论穷义府,看核披经笥。
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
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
这首诗描绘了宇宙初开、天地分离的景象,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司马彪”是历史学家,他的《续汉志》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知识。诗人表达了对前贤智慧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强调了政令的清晰和礼仪的重要性。最后,诗人感慨于学术的深邃和人文精神的传承,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道德的坚守。
作者介绍: 李世民,唐代第二位皇帝,名世民,字建成,唐太宗。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推崇文治,重视文化教育。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世民统治时期,国家处于强盛之中,他希望通过这首诗强调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同时对国家治理提出期望。
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诗句流畅而富有韵律感。内容上,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治理国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谈及国家治理时,诗人强调了“遵礼”和“政宣”,体现了他对于礼仪和法治的重视。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出他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信心与期待。此外,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如“云飞星共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彰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思熟虑。
逐句解析:
整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文化的传承,强调了治理国家的智慧和重要性。诗人通过描述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展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突显了知识和道德在治国理政中的核心地位。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仪”指的是什么?
A. 天地人
B. 阴阳
C. 文武
D. 农业
“潜龙既可跃”比喻的是?
A. 有才华的人
B. 皇帝
C. 历史名人
D. 自然现象
诗人强调的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A. 个人修养
B. 文明礼仪
C. 文化传承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庐山谣》与李世民的《咏司马彪续汉志》,前者更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而后者则强调历史传承与国家治理的智慧,展示了不同的主题侧重点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