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剡山夜月(一题剡溪舟行)》

时间: 2025-05-07 18:22:50

诗句

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

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2:50

原文展示:

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
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白话文翻译:

月亮高挂在沃洲山上,归人的船只靠近剡县的溪边。
淡淡的黄花覆盖在水面上,时而有白鹭飞起,惊动了船只。

注释:

  • 沃洲:指沃洲山,地名,位于今日浙江省,风景宜人。
  • 剡县:古代剡县,今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是朱放的故乡。
  • 漠漠:形容景色朦胧、模糊的样子。
  • 黄花:指水边的野花,可能是菊花等。
  • 白鹭:一种长脚白色水鸟,象征清丽和自然的生机。
  • 惊船:白鹭因见船而飞起,表现出自然界的灵动。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放,唐代诗人,其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作品清新脱俗,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归乡途中,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的归属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剡山夜月》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月在沃洲山上”以月亮作为引子,立刻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幕降临时的静谧。接着“人归剡县溪边”则让人感受到归乡的温馨和人们对故乡的眷恋。两句的结合,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下半部分通过“漠漠黄花覆水”,进一步细致描绘了水面上黄花的模糊状态,暗示了自然的柔和与恬静。而“时时白鹭惊船”则用动态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愉悦与放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河山的热爱,以及在宁静夜晚下的深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在沃洲山上”:描绘了夜晚的月亮,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人归剡县溪边”:归人回到家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3. “漠漠黄花覆水”:花朵和水面的结合,营造出一幅朦胧的画面。
  4. “时时白鹭惊船”:动态的白鹭与船只的相遇,体现自然的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月亮与山的结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 拟人:白鹭的惊起,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灵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在宁静夜晚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月亮:象征宁静与思乡之情。
  2. 黄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
  3. 白鹭:象征自然的灵动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沃洲”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浙江
    B. 湖南
    C. 四川

  2. “时时白鹭惊船”中的“白鹭”指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鸟
    C. 一种植物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政治的关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朱放的《剡山夜月》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朱放更侧重于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而李白则更注重历史的沉思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首诗在主题和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韵味。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茅山道中抵莫投一客邸甚素雅主人喜客乃一善士为待至厚既别留此致谢 游石碛寺寺僧以牌求诗 石碛阻雨夜分睡觉枕上 真师自汤泉相送至石碛遂归索诗为别 朱希仲设榻温密与真 宿汤泉示真师二首 其二 宿汤泉示真师二首 其一 次韵真师移植新竹 三家店早饮主人似喜余至而庭下残花犹在也酒客辄见避余固止之因得揽其醉态 其二 三家店早饮主人似喜余至而庭下残花犹在也酒客辄见避余固止之因得揽其醉态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假良缘 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屈轶 风箱 包字头的字 包含盔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焦心热中 户字头的字 烦拿 支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贤彦 兵刃相接 委肉虎蹊 战不旋踵 油炸猢狲 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