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9:23
朱放的《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
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
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
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
我独自坐在三台山的美丽风光中,重阳节时节正值百越之地。
水面之心可以远望到俗世的喧嚣,秋霜的气息渗透到山中。
我不舍得丢弃旧日的簪子,宁愿辞去帽子归还。
仍然听说那位西来的客人,近在咫尺,前来拜见天子。
朱放,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以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深刻理解。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陪同刘中丞在昌乐寺宴请好友梁廷评,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一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表达。诗开篇“独坐三台妙”,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高远的意境中,三台山的美景与重阳节的氛围交融,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诗人以“水心观远俗”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世俗的观察,仿佛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霜气入秋山”一句,传达出深秋的寒意,既是季节的变换,也是心境的隐喻。诗人对旧物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许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感伤。最后两句“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不仅道出了对梁廷评的期待,更突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虽然距离不远,却蕴含着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风范。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显示出一种高远而清新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霜气入秋山”中的“霜气”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人对旧物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