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7: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7:21:35
酾酒峰巅,四顾苍茫,黄尘涨天。
正花门入卫,纵横部曲,蒲类驻泊,惨淡楼船。
炮火金山,阵云铁瓮,回首留都问罪年。
感今昔,想淮阳画像,尚动凌烟。
布衣梦绕刀环,奈日日从人射虎还。
笑马侯已老,偏当曳落,檀公善走,屡拥先零。
扪虱恁陵,弹筝睥睨,江左如聊孰比肩。
衔杯外,只斜阳衰草,满眼关山。
在山顶上酌酒,四周望去一片苍茫,黄尘弥漫天际。
正值花门入卫,纵横的部队如同蒲类在此驻扎,楼船显得惨淡无光。
炮火如金山般轰鸣,阵云如铁瓮般密布,回首往昔留都的问罪之年。
感慨今昔,想起淮阳的画像,依然有那凌烟的气势。
平民的梦想缠绕着刀环,奈何日日都有人来射虎。
笑谈间马侯已老,却偏偏要拖着落下的身影,檀公善跑,却屡屡被先零拥抱。
拨去虱子,弹琴细看,江左的人谁能与我比肩?
斜阳外,只有衰草满眼,关山在眼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历史、政治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感。
这首《沁园春》创作于清代,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融合了对战火的感慨和对平民生活的关注,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
《沁园春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诗作。诗人在山顶酌酒,四周的苍茫景象使他不禁感慨万千,黄尘弥漫的景象似乎在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诗的开头便以“酾酒”引入,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情怀,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又让人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历史负担。
诗中提到的“炮火金山”和“阵云铁瓮”,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惨烈,突显了时代的动荡不安。诗人回首往昔,思念留都的日子,感慨历史的无情与变迁。特别是“布衣梦绕刀环”的句子,既表现了平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映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织。诗人在感慨历史的同时,也在反思现实,似乎在呼唤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最后“衔杯外,只斜阳衰草,满眼关山”的意象,既是对晚年时光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忧虑,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酾酒峰巅,四顾苍茫,黄尘涨天。
在山顶喝酒,四周望去一片苍茫,黄尘弥漫天际,展现出一种辽阔而沉重的氛围。
正花门入卫,纵横部曲,蒲类驻泊,惨淡楼船。
描述了战争中的场景,花门象征着防御,部曲如蒲类般驻扎,楼船则显得不再辉煌。
炮火金山,阵云铁瓮,回首留都问罪年。
战火如金山般猖獗,阵云密布,回顾往昔的留都,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感今昔,想淮阳画像,尚动凌烟。
诗人感叹今昔对比,想起淮阳的盛景,依旧有那种凌云的气势。
布衣梦绕刀环,奈日日从人射虎还。
平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刀环所缠绕,面对现实却屡屡受挫。
笑马侯已老,偏当曳落,檀公善走,屡拥先零。
时代的将领已老,却仍然拖着沉重的身影,表现出一种对逝去岁月的无奈。
扪虱恁陵,弹筝睥睨,江左如聊孰比肩。
生活的琐碎却又充满乐趣,江左的英雄又有谁能与之比肩?
衔杯外,只斜阳衰草,满眼关山。
在酒杯外,只有斜阳和衰草映入眼帘,令人感到一种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平民生活的关注。诗人在豪放的表述中流露出对往昔辉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一种壮志未酬的豪情。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洞察。
诗中提到的“炮火金山”主要指什么?
“衔杯外”表达了什么情绪?
诗人提到的“马侯”指的是?
通过对这首《沁园春二首 其一》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能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