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3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30:18
乱后再逢汪处士
作者: 杜荀鹤 〔唐代〕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
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
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
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如果您真的是有道之人,在乱世中仍然能够保持闲适的情怀。
每次分别都不知道对方身在何处,见面时感觉像是长大了许多。
药不是因为生病才吃,酒也不是为了倾诉愁苦。
您笑我身处困境,却让我吟诵白须有几根。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少游,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3年。以诗风清新、意境幽远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创作背景: 《乱后再逢汪处士》作于动乱时期,时值唐朝衰落,社会动荡。诗人通过与友人汪处士的相遇,表达了在乱世中仍能保持闲适心境的理想。
《乱后再逢汪处士》是杜荀鹤在与友人重逢时所作,诗中表现了在动乱的时代下,依然保持一颗闲适之心的理想。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开篇以“如君真道者”引出对汪处士的赞美,表明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内心的宁静。接着,诗人通过“乱世有闲情”表达了即使身处乱世,仍能保持内心宁静的追求。
“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这里描绘了分别的无奈与重逢时的惊喜,朋友之间的情谊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发珍贵。接下来的“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则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淡然处世的态度,药物与酒的使用不再是为了应对痛苦,而是为了享受生命的简单。最后一句“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更是将诗人的身世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显现了他对人生苦乐的独到见解与对岁月流逝的淡然。
整首诗在风格上既有哲理性,又不失人情味,展现了杜荀鹤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使之成为唐诗中一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逐句解析: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
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
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
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一种闲适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展现出一种超然于世的处世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荀鹤的《乱后再逢汪处士》主要表达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药非因病服”意味着什么?
诗人通过“吟髭白数茎”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