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邯郸道上》

时间: 2025-07-12 13:55:30

诗句

炊熟黄梁已是迟,海门归路几人知?

却怜朝市纷纷客,怕说卢生梦醒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55:30

原文展示:

炊熟黄梁已是迟,海门归路几人知?却怜朝市纷纷客,怕说卢生梦醒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对归家路途的惆怅和对梦想破灭的无奈。诗中提到的“黄梁”指的是一种粮食,已然熟成,但归家的路却依旧漫长,似乎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条路。而在繁华的市场上,身边的人来来往往,作者却不愿提起那位卢生梦醒的悲剧,生怕触碰到内心的伤痛。

注释:

  • 黄梁:指黄米,古时常用作食物,这里暗指生活的富足或理想。
  • 海门:指归乡的路,这里象征着人生的归宿。
  • 卢生:指的是《庄子》中的人物,寓意梦境与现实的对立,象征失去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廷敬(1562年-1639年),字懋之,号西山,清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常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可能因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感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无奈。

诗歌鉴赏:

《邯郸道上》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归路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反思。诗的开头以“炊熟黄梁已是迟”引入,象征着理想的实现已然太晚,暗示着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海门归路几人知”则表现出归家的路途既漫长又鲜有人知,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

诗的中间部分“却怜朝市纷纷客”,描述了市井繁华的景象,诗人对周遭人们的忙碌感到怜惜,这种繁华与他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怕说卢生梦醒时”,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卢生的故事暗示了梦的破灭,生命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得整首诗透出一种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炊熟黄梁已是迟”:意指理想的实现已经太晚。
    • “海门归路几人知?”:归家的路途漫长且鲜为人知,隐喻生活的孤独。
    • “却怜朝市纷纷客”:对繁忙市井中人的同情,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
    • “怕说卢生梦醒时”:提及卢生的梦醒,象征理想的破灭与现实的残酷。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繁华与孤独的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象征:黄梁、海门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人生的归宿。
  •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消逝的无奈感受。

意象分析:

  • 黄梁:象征理想与希望。
  • 海门:象征归宿与归属感。
  • 朝市:象征繁华与喧嚣。
  • 卢生:象征梦与现实的交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梁”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食物
    • B. 理想
    • C. 归宿
    • D. 人生
  2. 谁是“卢生”?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梦中的人物
    • C. 一位政治家
    • D. 一位商人
  3. 诗中提到的“海门”代表什么?

    • A. 一条河流
    • B. 归家的路
    • C. 一座城市
    • D. 一种食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陈廷敬的《邯郸道上》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触及人生的孤独与无常,但前者更多地强调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后者则表现了对国家和家园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鄱阳早发 寄畅园步月 题石鱼 蝶恋花 菩萨蛮 梦中咏梅 长相思 秋怨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风不鸣条 中秋夜集次郡伯李公韵 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男事 母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蚂蚁缘槐 携男挈女 鼻鼾 崖坎 托公行私 包含猫的词语有哪些 鲁莽灭裂 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材高知深 剑树刀山 采字头的字 尣字旁的字 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迷阳 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