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8:19
作者: 卢前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谟觞馆,亦是学人词。
广博尚能承乐教,
西洲曲子作新辞。
鼓吹太平时。
在谟觞馆里,学者们也在吟咏诗词。
博大精深的学问能够承接音乐的教导,
西洲的乐曲成为了新的词作。
在太平盛世的背景下,奏响这一切。
作者介绍:
卢前,近代诗人,活跃于清末民初,作品多涉及抒情、咏物,风格清新自然。他在诗词中常常融入对社会、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望江南》创作于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借此作品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欣喜和对文化繁荣的向往,展现了对音律和文学艺术的热爱。
《望江南》是一首描绘和歌颂太平盛世的古诗,表现了作者对文化艺术繁荣的欣喜。诗中提到的"谟觞馆"是文人雅集的场所,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在这里,学者们吟咏着诗词,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和艺术创作的推崇。
诗中"广博尚能承乐教"一句,强调了知识的广博不仅限于诗词,还包括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表明了多样化的文化传承。而"西洲曲子作新辞"则突出了地方文化的创新,说明在传统基础上,新的艺术形式得以发展,显示出文化的活力与创造力。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和谐、安宁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时代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音乐和诗词的描绘,展现出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美好期待,表现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谟觞馆,亦是学人词。
这里描绘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强调了文人们的聚集与创作。
广博尚能承乐教,
这句强调知识的深广,能够承接音乐的教导,显示了文化的交融。
西洲曲子作新辞。
说明地方文化在传统中焕发新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鼓吹太平时。
表达了在和平时代中,人们的欢快与乐观情绪。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强调文化艺术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表现了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谟觞馆"主要指什么?
"西洲曲子"代表什么?
诗中强调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卢前《望江南》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