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时间: 2025-07-27 10:06:04

诗句

作客他乡久,宜人此界稀。

身閒长挟策,地僻惯披衣。

妻有虀盐乐,儿因笋蕨肥。

出门何所适,终日掩荆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06:04

原文展示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作者: 王之望 〔宋代〕

作客他乡久,宜人此界稀。
身閒长挟策,地僻惯披衣。
妻有虀盐乐,儿因笋蕨肥。
出门何所适,终日掩荆扉。

白话文翻译

诗的整体意思是:我在他乡居住已久,这里环境宜人但人迹罕至。自己闲暇时常带着书卷,因地处偏僻习惯了随便披衣。妻子因有虀盐而感到快乐,儿子则因为竹笋和蕨菜而长得肥胖。出门时我去哪里呢?整日都把门紧闭,像是隐居一般。

注释

  • 作客:在外地做客,表示身在他乡。
  • 宜人:环境舒适,适合居住。
  • 身閒:身体闲适,不忙碌。
  • 挟策:携带书卷,指学习或读书。
  • 虀盐:腌制的盐,表示妻子会做饭。
  • 笋蕨:竹笋和蕨菜,指食物丰盛。
  • 荆扉:荆棘编制的门,形容居住环境朴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主要反映其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闲适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于龙华山寺居住的时期,反映了他在外地生活的感受,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家庭的眷恋。

诗歌鉴赏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的诗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隐居生活。诗的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在他乡的孤独与安逸,环境宜人却人迹稀少,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接着,诗人以闲暇读书为乐,展现出一种学者的风范;而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妻子与儿子,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简单乐趣。最后两句通过“出门何所适”和“终日掩荆扉”,传达出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似乎在说他享受这种隐居生活,不愿外出,宁愿与家人共享这份宁静。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宁静生活的赞美,反映了人们在纷繁喧嚣的社会中渴望回归自然与家庭的心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作客他乡久:在外地做客已久,暗示孤独与漂泊。
  2. 宜人此界稀:这里的环境宁静美好,但人迹罕至,感到孤寂。
  3. 身閒长挟策:自己闲暇时常带着书卷,表达了追求知识的态度。
  4. 地僻惯披衣:因为地处偏僻,生活悠闲,习惯了随意的穿着。
  5. 妻有虀盐乐:妻子能做美食,生活虽简却充满乐趣。
  6. 儿因笋蕨肥:儿子因饮食丰盛而健康肥胖,家庭幸福。
  7. 出门何所适:出门却不知道去哪里,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8. 终日掩荆扉:整日关着门,体现了隐居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两句、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虀盐乐”、“笋蕨肥”展示了生活的简单却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宁静、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与感慨。

意象分析

  • 他乡:象征漂泊与孤独。
  • 书卷:象征知识与内心的充实。
  • 虀盐与笋蕨:象征生活的简单与乐趣。
  • 荆扉:象征隐居生活的朴素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隐居生活
    • B. 游山玩水
    • C. 追求名利
  2. “妻有虀盐乐”中的“虀盐”指的是什么?

    • A. 美食
    • B. 盐腌制的食物
    • C. 生活的乐趣
  3. 诗人对外出有什么态度?

    • A. 渴望
    • B. 不在乎
    • C. 无所适从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比较王之望的《龙华山寺寓居十首》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皆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之望更强调家庭的温暖与个人的闲适,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与田园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王之望年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示师文 其一 村居 其一 孤梅咏 村居 其四 送元本忠北上 泗上 次韵 其一 有怀 夜坐 见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谭天说地 家生子儿 人浮于事 車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宝结尾的成语 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峻用 巛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包含惠的词语有哪些 市圈 簪珥 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雪弦 咸阳一炬 仙山楼阁 豫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