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06
一剪梅
外摆渡桥晚眺
作者: 林梦周 〔近代〕
软红尘隔碧栏桥。
舟也逍遥。马也逍遥。
依稀风景似前朝。
有限春韶。无限笙韶。
二分明月可怜宵。
不见柳腰。只见柳条。
即便是梦总魂销。
莺语太娇。燕语太娇。
在柔软的红尘中,隔着碧绿的栏杆和桥。
船儿悠然自得,马儿也自在欢畅。
那依稀的风景仿佛是前朝的景象。
春天的韶光有限,而笙乐的韶光却是无穷的。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可怜的夜晚。
看不见柳腰,只看到柳条。
即使是梦,也总让人心神迷离。
黄莺的歌声太过娇艳,燕子的呢喃也太过柔美。
林梦周,近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其诗风清丽,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剪梅》写于诗人游历之际,反映了对春景的感怀,同时也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思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诗人感受到生活的变化,便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
《一剪梅 外摆渡桥晚眺》是一首充满抒情与思考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人心的惆怅。开头“软红尘隔碧栏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场景中,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舟也逍遥,马也逍遥”描绘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显示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
而后“依稀风景似前朝”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回顾,诗人似乎在思索往昔的美好。接下来的“有限春韶,无限笙韶”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短暂,也反映出音乐与生活的无尽魅力。在月光下的“可怜宵”,使夜晚的美丽与孤独相互交织,增添了几分惆怅。
最后,诗中“莺语太娇,燕语太娇”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也让整首诗在婉转的鸟鸣声中达到高潮,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怀念,展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缅怀。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软红尘隔碧栏桥”中的“软红尘”指什么?
诗中“有限春韶,无限笙韶”想表达什么?
“莺语太娇,燕语太娇”中“娇”是形容什么?
通过这样的对比,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两首诗的主题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