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剪梅·一气升腾宝鼎煎》

时间: 2025-07-29 03:12:41

诗句

一气升腾宝鼎煎。

相交水火,玉路飞铅。

不能神定两团圆。

隔若云泥,难契重玄。

切要澄心剿万缘。

自然性命,混合归禅。

阳魂变化恣升迁。

百日千朝,云步壶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3:12:41

原文展示:

一气升腾宝鼎煎。
相交水火,玉路飞铅。
不能神定两团圆。
隔若云泥,难契重玄。
切要澄心剿万缘。
自然性命,混合归禅。
阳魂变化恣升迁。
百日千朝,云步壶天。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和灵性境界时的心路历程。一气升腾,象征着内心的气息如同宝鼎般蒸腾;水火交融,描绘了修行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冲突;而无法使心灵归于平静,象征着修行的艰难。诗中提到的云泥之隔,强调了心灵的距离与难以契合的境界。诗人强调要澄清心灵,剿除万千杂念,最终达到自然合一,归入禅境。阳魂的变化,表现了修行者不懈追求的精神;百日千朝,形象地描绘了修行的漫长与艰辛,最终步入高深的境界。

注释:

  • 一气:指内心的气息或精神状态。
  • 宝鼎:古代用于炼药或烹饪的器具,象征修行与炼化。
  • 水火相交:比喻修行中的矛盾与冲突。
  • 云泥:比喻境界的差异与心灵的隔阂。
  • 澄心剿万缘:意为要清心寡欲,去除外界的干扰。
  • 自然性命:指自然的生命状态,达到与自然的合一。
  • 阳魂变化:指内心的变化与升华。
  • 壶天:道教中指代的高深境界或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吉昌,元代诗人,以道教思想为背景,诗风清新,常表现对自然、人生和修行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思想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修道和追求真理的渴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一剪梅·一气升腾宝鼎煎》展现了王吉昌对修道与心灵升华的深入思考。诗中以“宝鼎”引入,象征炼化与修行的过程,生动地描绘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时的内心挣扎与不断升华的状态。水火的交融体现了道家思想中阴阳相生的哲学,显示了修行者在面对内心矛盾时的无奈与坚持。此外,诗句中提到的“云泥”与“重玄”则强调了心灵所处的不同层次,表达了修行的艰难与不易。诗人最后提及“自然性命,混合归禅”,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传递出道教的和谐思想。

整首诗不仅在字面上构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修行过程,更在情感上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智慧与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气升腾宝鼎煎”:表明内心的气息在升腾,像炼制灵药般,体现出修行的状态。
    • “相交水火,玉路飞铅”:水火相交象征着内心的矛盾,而玉路飞铅则暗示修行的艰辛与挑战。
    • “不能神定两团圆”:表现了心灵无法静定,难以达到圆满的境地。
    • “隔若云泥,难契重玄”:强调了境界的差异,修行者与真理之间的隔阂。
    • “切要澄心剿万缘”:修行者需清心寡欲,去除万千干扰,达到内心的宁静。
    • “自然性命,混合归禅”:表达了合一的理想,返回自然的生命状态。
    • “阳魂变化恣升迁”:强调内心的变化与不懈追求。
    • “百日千朝,云步壶天”:描绘了漫长的修行过程,最终达到高深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鼎煎”比喻修行过程的艰辛。
    • 对仗:如“水火相交”和“阳魂变化”,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云泥”象征着境界的差距,丰富了诗的内涵。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修行中的内心挣扎与升华,强调心灵的澄清与自然的合一,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 宝鼎:象征炼化与修行的过程。
  • 水火:象征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 云泥:象征境界的差异与内心的隔阂。
  • 阳魂:象征内心的变化与升华。
  • 壶天:象征高深的境界与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气升腾宝鼎煎”中的“宝鼎”指代什么?

    • A. 一种美食
    • B. 炼药器具
    • C. 文房四宝
  2. “水火相交”主要象征什么?

    • A. 和谐
    • B. 矛盾与冲突
    • C. 自然
  3.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爱情
    • B. 修行与内心升华
    • C. 田园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在王吉昌的《一剪梅·一气升腾宝鼎煎》中,强调了修行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了思乡之情,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道教与文学》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初冬避居东乡感赋 其一 仲冬五日玉年珠川二儿来寓作诗示孙春元用东坡清虚堂诗韵 初冬避居东乡感赋 其四 初冬避居东乡感赋 其三 初冬避居东乡感赋 其二 村居 其四 村居 其三 村居 其二 村居 其一 过桃花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字旁的字 包含臣的成语 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莫为已甚 气字旁的字 谪落 隐忍不言 皓白 齐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帐册 犬马之疾 髟字旁的字 声出金石 发奸擿伏 昭然在目 暴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