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40
村居 其三
作者: 顾翃 〔清代〕
经旬无客至,绿遍上阶苔。
石压笋斜出,雨淹花卧开。
避喧聊把卷,恶醉罢衔杯。
却怪墙东叟,谈诗久不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
已经好几天没有客人来访,青苔覆盖了台阶。
石头压着竹笋斜斜地冒出,雨水淹没了盛开的花朵。
我躲避喧闹,卷起书卷,厌倦了酒醉,放下了酒杯。
还奇怪墙那边的老者,怎么很久没有来谈诗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墙东叟”可理解为社会中同样在隐居、吟诗的人,代表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顾翃,清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仕途的厌倦,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宁静,也表现了对友人缺席的惋惜。
此诗通过描绘孤寂的村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人的怀念。开篇两句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田园图,绿苔遍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人问津的孤独感;“石压笋斜出,雨淹花卧开”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无奈并存的状态,石头压着竹笋,象征着外界的压迫,而雨水则为生命带来滋润,体现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后两句“避喧聊把卷,恶醉罢衔杯”,表达了诗人对喧嚣生活的厌倦,选择了隐居和安静,最后提到的“墙东叟”则暗示了对诗友的思念,诗人在孤独中感到失落,显示出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例如“石压笋”比喻了生活的重压,“雨淹花”则通过拟人化表现了花的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渴望,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经旬无客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忧伤
“雨淹花卧开”中的“雨”象征什么?
A. 幸福
B. 压力
C. 生命的滋润
墙东叟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A. 友谊的缺失
B. 生活的琐碎
C. 诗歌的繁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顾翃的《村居 其三》则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